- UID
- 6642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269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据媒体报道,伦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通地下铁的城市,大部分地铁线路却并没有手机网络信号。针对此,华为主动提出,愿意出资5000万英镑,即超过5亿人民币为伦敦地铁铺设手机网络。但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这一大礼。这事情一出,自然引发西方对于中国企业存在某种歧视的议论。可在笔者看来,事情还存在另外一面,那就是,在地铁里安装移动通讯网络这事情本身并没有太多民意支持,其实,大多数英国人确实不希望手机网络覆盖地铁。这里面存在着中英两种文化对公共空间规范的不同视角。
( v) U2 K H& _4 p0 k7 p6 ?# e, U& I& @/ I
, p1 Y0 M8 t8 b2 l6 K 在英国生活过的人恐怕都知道,伦敦地铁的确没有手机网络覆盖,所以在伦敦地铁的入口处,经常会看到有人拿着手机在聊天,先把要说的话说完,再进 地铁。不仅如此,伦敦的地铁站还不会有电视看,地铁广播往往相当简洁,只有站名和转线提示,不会有出站口的旅游及导购信息。乘客在地铁内要么就是看免费的 地铁报,要么坐长线的甚至还会拿本小说出来看,安静得过分。偶尔有几个在聊天的,往往是不说英文或说蹩脚英文的游客。可以说,我们在香港、广州和深圳的地 铁里理所当然有的“热闹”的事物,伦敦地铁均一概欠奉。
" [- ]! f( }5 A) u4 F# \
1 x# J2 {' G1 a; W" D 不仅地铁如此,英国所有的公共交通,在中国人看来都是出奇地安静。英国的长途巴士可以说是一片死寂,绝对不会在车头位置装一台电视,上路后放几部旧电影给乘客看,更加不会播音乐。英国的火车上,乘客要么是看小说看报纸,要么就是看看风景,深夜班次甚至不报站。0 r1 a* j& e$ _3 u! \
9 o2 a# ?# A4 [& i
这一切与英式文化要求的行事体面、予人尊重有关,英国人会认为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是为人粗鲁无礼的表现,同时也是不尊重其他人—因为即使是大众 媒体的节目也不见得人人喜爱。在公共空间中,有人想看书,有人想闭目养神,有人想思考,大家各自修行就是了。如果像我们的地铁那样,装个电视播一堆导购节 目和商业广告,那在英国人看来是映像和声音的双重污染,不但不礼貌,甚至可能是冒犯人的行为。
9 W: Z0 d2 u/ d1 e
$ d5 H6 E2 m8 }5 u7 z 知道英国人在公共交通中如此偏好安静,要理解他们为何宁愿伦敦地铁不通网络,就应该不是难事了。如果大众媒体的节目尚且不该在公共场所随便播, 那些个人的“破事儿”就更不应该在车厢中宣之于众了—没有人想知道你的隐私。地铁里手机不通,在英国人看来不但是习惯了,而且还逐渐觉得是件好事。尤其是 跟偶尔会有人手机响起打破这份宁静的巴士和火车相比,地铁是相当的耳根清净。一旦通了网络,一百多年来,伦敦地铁的那份宁静,恐怕将一去不返。这一点,未 知华为站在中国人角度,表示其一番好意前,是否有考虑过?
/ [: W, W) o0 j! ?
! c! U1 O- C% {- \* I9 f0 [ 在很多英国人看来,有些优秀的传统,是值得以不便为代价予以保留的。; F: y: D9 A7 I& y. P" j
. y* M8 `0 s1 O& U& f, C6 n
作者系青年学者,英国约克大学博士
6 S1 ?8 o* J. o+ X5 u《时代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