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732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95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3-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一、 马克思主义 哲学核心考点
9 x( h1 p; H- s3 V' n$ q9 M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9 [6 }# U) G* \# P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 O4 A" p y! `( \4 i(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 y) x7 ~5 n0 L+ K# U D7 v2 l(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K9 j0 B+ s; j(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0 Q3 l. O0 j1 A1 u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i9 P5 \. n: b- T( U, E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 d& H. Y( E- |. C" y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 s* f/ n: r i2 b& }' H# z(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 W$ V, A4 y! \3 v1 P/ O(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5 y' l# g! q. G0 n* h+ _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4 E2 C7 q0 N0 w6 a+ |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 T) o) [2 y! E% C0 R" K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 R. c* g& E- E9 U8 r _. z(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7 e+ ]# s4 P; Q1 y, s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
7 Z y9 q5 d3 J5 [(1)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 {$ i- J. |: u$ N5 y(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D4 R7 Y V* |! c6 f
(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三观)+ I: l/ A2 m. m2 y7 j' ]( G( O0 C
(4)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 Y8 K/ |' } W) P3,马哲和西方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一)
+ X/ D% @1 I; q" \(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4 j, j9 Z& u9 |" Y/ L
(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B0 c9 S3 L# A, E$ d) z4 f, \- Q# K+ h
4,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二)。
: u& O7 P$ ?' J3 b1 D2 D(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7 Q! v& W6 _: V! N2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庸俗唯物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B; g7 W Q8 V6 A: k# M
(2)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
8 o+ [6 E% c( s4 @/ p! u 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 l/ l0 k$ v+ J(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7 |/ T3 s m) Y, R- t# ~8 w i, w(5)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4 O0 J+ q% Q3 S! B; H8 T6 Q
(6)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三环节:目的、手段、结果反馈。0 N+ |+ s5 G6 W/ o8 j8 G/ e9 w
(7)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
; I! g- x; E4 o! q* V% y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二)& `; \4 j9 V/ y
(1)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p( _& }+ S6 V3 j* l V" J
(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被动者)# s1 D% g' t& U) \
(3)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 k' M `9 b* N(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 @ ]' t; B" N% d) {/ B" k2 ]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二)★★不能说意识创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 ?2 }; u; P) ?! j. m f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生物刺激感应-> 动物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劳动促进人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3 z% L) j& s! m! {& Y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Q% g$ e$ i& o! }0 W2 ~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
8 B8 u! |6 q8 G0 p/ g6 J(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 `8 f( o$ ~- E: E v: A(5)意识发挥的条件:①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g& y# J# ]' e3 N1 b
7,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二) a( Y" d4 o1 f# n; W0 x0 i P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k" p% F4 U: d: z) m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 n' ]7 r7 r. K! i- p* U'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 d, u P9 o5 q! T6 E
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二)
1 F D, u$ e. f) G$ M(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0 U; Y( H E/ E) k$ ^
(2)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 Q8 }. H6 b! P2 f7 X, k1 j(3)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8 N! E% N1 S4 V
(4)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9 U. ]" | y( y0 J
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三)★★★
8 ~7 e8 X4 P2 F(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是客观的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n4 F4 f*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D5 `. z7 a% S(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其中最主要特征:整体性。
0 P/ z O1 w' o& Y& r(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e+ Q. h6 f5 S( ]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V8 |9 I* A2 X: c
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三)
; c6 [% c t& |5 v) K(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l1 \, l" H% H N7 b5 m
(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 _+ U' ]: i" p9 B4 o& k1 S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6 O% s0 K" g M(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创新):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1 S- O# o5 Q6 x: P: F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 J% q; a) T. D. q7 ^2 ?7 D
11,规律及其客观性。本质和现象(三)★★$ [* l9 I: f1 u( T" E1 H: r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
[' O2 ? W) F; I# n, I(1)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N+ h+ {8 e8 K; q9 a$ o1 y% ?% T(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表现本质,它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
5 \- g0 _$ b" @; i. G& L(3)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①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④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⑤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V( E% y8 ]9 Z2 ~ ^- W
12,必然性和偶然性(正确分析可能性)(三)★★★, X! S* m' O- e9 u$ z' j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9 P) O. _. H0 ~- y9 ~& z) M G(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4 h9 Q. C& n+ G5 N0 I
(2)偶然性: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r5 F/ g: Q; A, j3 w p
(3)区别与对立:
2 _9 `( _- s, O$ l& h( P6 p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 `& t( d3 r+ {8 U# n4 `7 a! Q& q& o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H1 Y1 M/ A3 U, E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 [8 k3 J& W/ D+ G; y( }: ~(4)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w/ e! {8 Z$ k2 O! `
(5)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i2 X- x* a/ `9 G13,原因和结果(三)★★0 O3 [# [( a0 A: i) H ~5 Q; L
(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D* z9 j h' H8 Q
(2)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6 w3 b, O l, C5 T& Y' m(3)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 {- p2 E, c$ Z2 `1 B$ F) t+ _(4)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e7 {0 e# r. q! V
①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 P+ S/ `; v R3 B8 k' t8 v# F4 I
②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3 x/ F1 \1 f, p* k* M0 i
③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6 w" P6 t1 ~# Q6 M1 N14,可能性与现实性(补充)★★
4 f) A7 e4 E7 L7 {$ w4 d3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r- K4 T6 r, A' i m, m* U! Y
(2)相互对立:(对立统一关系)* G; H0 p, m2 i3 I7 F5 X0 Y
①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1 O! P3 \* \1 |/ I' A
②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Z# O' w" Y6 U, r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没有“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之说)- S: [! ~9 h; A6 B- B
①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相反的可能);概率的大小。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V+ l! h/ N; V. x
②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Y1 [0 }! e7 W1 ?* g) c% u
1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三)★★★★
* K5 k9 q2 v8 Y/ l7 G(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
- A$ F( r- w! @1 f$ X% K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 o2 r1 @$ O! T, a; e U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8 @: r# j7 u* C9 z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1 G7 M, u2 k/ V) L(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 s8 ^6 E2 ~5 W; k8 l% j; Z; V①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8 Q6 K+ X: W% ~; G4 K②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背熟)
6 V- q. ~9 w5 Z& D7 A1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三)
. ^- I$ Q) O/ G8 f4 T(1)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t6 V. U/ }0 ?& {9 q' `
(2)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 I; r# h M4 A' V% c(3)辩证的否定: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背熟)
5 V& R- D! y" O! S4 o5 q17,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三)★★★( T6 \7 }2 ~5 g; S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 K) t/ U, _* c- g- z5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斗争性绝对。
" u% a _" L- D0 r; l(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 S! _5 {3 K/ F3 E& t! n3 c
(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 [% k0 U [; k* U X9 _1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07年新改)(背熟)(三)★★! M# X; m+ S% E. h' ^7 r) C; V @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 s, w. I! `' ? V6 m" y(2)同一性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用同一性分析)
; q7 a8 [1 f/ Y* c& Z0 d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O0 l) B( U" v5 V% j: |, m' g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0 _2 t* R, t+ t% J) r9 g5 E& P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规定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n' I% ], N, [% j
(3)斗争性的作用是:
' t+ I. O1 L4 S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 ~0 b h% T$ A6 l* F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X/ ?. Z$ S; ^! K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 K; x) F* u5 U- I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5 Q2 v- o6 H8 H3 ^0 u2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z& q& {; V( F, N9 H3 w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三)★★矛盾精髓
. u# Q! z7 f' ^3 z4 z3 n(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_+ K% e" q: C* b+ E
(2)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 s4 \- O* i# H
(3)矛盾解决的形式:(多选注意)
8 E" o. u: l" e4 J( M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
% I: J$ k, v6 U7 t(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问题精髓
/ B! ~4 z- R6 l1 E1 ^+ d①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3 t8 d( ]7 A: e6 M- z7 y②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y& ] d; B4 ]/ R: m8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07年新加)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6 m9 t) d/ \! ?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②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③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④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1 ?, j. o P! c4 s
21,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07年新加)(三)★★★★可能就某一部分展开考,重点。- T9 x9 ?8 h' C# p$ V) r3 v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 s5 i% ]& K1 z$ V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0 O; G ]0 C. ~8 s; o% T) I(3)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
$ J: f$ l' U, s6 W2 G p(4)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 E6 ~, W9 a4 w2 I R q0 L {(5)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
3 i) f- b' l- v3 H+ N9 Y(6)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u' g2 y' q( s8 Z1 C' K7 X
22,认识(认识论三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四); E' n: u! U/ n' n& d) Y
(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③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v; x# V. ~, i- x0 e
(2)认识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表现:感觉选择;信息能动选择;自觉选择
3 H2 n. K4 M& ]( y(3)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 a+ B N7 ~# r9 ?4 E! n(4)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主客体关系: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4 i0 G5 ? z2 ?. K( ^/ B
(5)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唯物和唯心认识论区别: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对象,实践是基础。
* U A( `) q2 P' m! ~. ~2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四)$ \ S# y; k7 a) ]1 i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决定作用
6 Q; f- S8 n O,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四点:提供新课题;经验材料;研究手段;规定发展方向2 f* N {& u1 q: M5 k! Z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
4 e S; s8 r' M①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
! T5 g5 ~5 @1 `& o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6 `4 }! G, K/ J3 u
③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 g' ]5 X/ o) X0 ?& h% I Q7 {(3)实践的基本特征:①物质性。唯物实践观与唯心实践观的区别;②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③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与生物适应活动区别;④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 r/ S: I+ g- M; i# d
24,传统哲学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四)“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 l9 M9 q% ^9 P# M5 `4 S9 J①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②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③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④重视“行的”的作用。行而后知。2 a/ z+ X! Q/ l- z# w6 _
25,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四)★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升华0 [& z% S0 |% k% n3 k, h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o/ T# _* c" C: O* T9 N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Y5 T: B2 W2 ~# t: L
(1)相互区别:经验论的错误表现为: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 z6 Q" Z0 s, \4 S+ X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h* Z0 A* m, s5 ~0 S- m
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
z0 g5 D3 z/ M) @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
3 D" i8 E/ k- J8 h" h( C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起点,是初级阶段,不能说是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h" B; s t$ i; i8 k& t
(2)相互依赖:(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2 g6 p3 P! N, k'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c! |- r+ |* ?; U9 |) S( \. ^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3 V$ f* V( g+ ]4 k& [7 m$ J5 a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在于她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5 `( R% |# L7 S; m, G2 f" Z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1 d9 e4 P6 w( I(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9 B$ `3 T$ n, k1 a-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