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5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215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6月7日上午,在吕梁市政协的安排下,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干编辑和评论家何西来夫妇,去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游览。从碛口镇出发,乘车在沿黄公路行驶不足10分钟,弃车步行往山里走,山坡上不时有依山势而建的农家。将至李家山时,一座红砖门楼吸引了我。倒不是门楼有多讲究别致,相反十分粗糙,简单地用红砖砌起,上面盖一块预制板,下面的门额上写:“耕读传家”四字,大门也十分简单,薄薄两扇,上贴门神。吸引人的是大门两侧的对联。看样子对联是过大年时贴的,日晒雨淋,纸已发白,上下联皴皱翻卷,只有横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个字:“感谢政府”。本以为山民庸俗之语,不足看。没想到粗略看了上下联,竟是一副奇联,虽对仗不一定工整,但其中意韵,绝非文人所能写得出。
i9 ?4 G# J h# X* ~' Q& K6 S
- g2 W9 ~& ~. ^! d6 _6 l, b' ? K 抄出来,供网友欣赏:
' A) e- f4 M2 y4 ~+ x8 U- d- Q3 r# I8 S* @, T: Y5 E
上联:农民兄弟弃农离家不务农外出打工 ; k% ]( p7 t, t- ^9 h) g: @9 q% U4 }
, g3 R( g$ n4 E g B- e6 L
下联:满山遍野生满黄蒿长满草领回直补5 A: C, s/ K) e/ t* D. W L, a% f2 z
' L+ m; X" |1 f5 C& P5 `/ A
横披:感谢政府3 V- m/ e. u) B8 Y
- b$ j2 J, u1 ^3 C: Q3 D! e
想看看写这副对联的是个什么人,农户围墙不高,扒墙头看,只见墙内三眼窑洞,窗明几净,干净整洁,一只黑狗拴在院内看家,凶猛地叫。晋西北农村现在一般都还是两顿饭,上午十点多一顿,下午三点多一顿。八九点时分,农民正下地干活,看样子主人还没回来。
3 b) f" z0 c; d7 c) _' T
/ q/ l% y7 h& n& A" [在李家山游览完古朴的明清民居,从原路返回,走到那家门前时,正好碰见主人两口子从地里回来,男主人三十多岁,扛一柄锄头,披着外衣,风尘仆仆。
* P) Y* X5 _" f9 d' M
" @) B9 \, R4 k; }9 H' \0 X问:对联是你写的吗?* }0 |' d+ @( h0 k! R" i6 p
% n7 t" E- U1 T. J- q; j汉子答:是呀! ]7 g# \$ F4 M+ F6 g
; z* u" O' F5 X
我说:一副好对联!
( g' Y6 z3 V" x0 ?% S. l; f. y7 D, D: r- Y* o: Z g
汉子说:说不上好,对仗不好,平仄也不讲究。% E; w" G0 n, S
' c5 J' ]/ x# Z8 e$ D我说:确实好。
2 A9 I6 n$ w" f4 W ]
O2 u! h d* z" B汉子说:咱只不过实话实说。1 K; L# z% v R0 z7 N) w
5 K6 g; K e8 \9 R9 @吕梁山沟壑遍地,土地贫瘠,农民生活困苦。但多数农民还是愿意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外出打工,过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并非所愿。联中提到的直补,是从2004年开始,中央政府为促进粮食生产,实行的一种惠农政策,根据粮食作物品种,每亩补贴数十元不等,由政府直接发放到农户。政策是好政策,但仍不足以抵消农民种粮的亏损。凭借土地与各种生产资料种地,反不如单枪匹马出去给人打工收入高。因而,农民仍时有怨言。只是没想到,农民兄弟会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一副对联,下上联实在中见出起伏,写出一肚子的无奈与牢骚,最妙的横披:感谢政府。除此,还能再说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