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405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253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9-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 ?$ z% y7 X6 n1 T/ w( ?
) C3 ~$ ]# R9 Z% @1 i* r# t
首先说构图里的分布和造型,这里不得不提到2个名词:九宫格和趣味中心
6 i2 g. V- X* p" ]# b6 X
1 d" Q0 s" D/ d$ O2 Q& `经典的黄金分割,松鼠的前面留出空地,若有所思的生态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5 P$ m I) g' N' x" v& T
0 A& {$ V" H# |! Z* X说九宫格前先说著名的黄金分割! {, d- w8 ~, P- k8 l4 Y
. Q# E7 {! e j/ c8 s1 }
自从古希腊人发现黄金分割以来这种比例就被认为是美学的最佳比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x) O9 F( d2 T1 p! b. F3 v0 |5 v% x- I- {: z* I% s2 E
其实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即:在直线段AB上以点C分割,使(AC)2=CB×AB,或使AC∶AB=CB∶AC。
- p8 z0 a% J/ h% v( _! I2 p3 c' K# O7 d( B
抽象主义摄影大师兰克运用的黄金分割 $ b0 G, d3 K6 e
b9 H1 u: B3 q
实践证明,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Le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5 _6 ]( ~* {# H7 y; t
* p) N3 r& j+ c" F3 s* \在实际运用中,黄金比多只采用近似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数列2、3、5、8、13、21……得出2:3、3∶ 5、5∶8、8∶13、13∶21等比值作为近似值。这种分割方法亦用于优选法。
: a4 A0 Z' J" S# c& O5 C! Z2 d! S: Z) o5 E5 Z" t
再说说九宫格,九宫格的源头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构图模式,但巧的是它与黄金分割有着惊人的理论联系!大家们把画面的上下左右用黄金分割来做出4条线,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九宫格!
3 p+ J/ Z! x, q5 V8 z" {
( e& e1 n; U) g. l l7 D8 C8 x# {看,整个主体分布在2和黄金分割线上
6 _6 U) Q! C' o0 D- I5 W4 e O% z( I8 w& m/ B" F3 s
人们发现在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地方,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4个点称为“趣味中心”。顾名思义,被反复证明的是当被摄主体处于或发布在这4个点附近最容易得到“眼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