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85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16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5-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课前课后,西南交大犀浦校园教学楼间熙熙攘攘。他们,静静凝视着匆匆而过的交大学子,日复一日地见证西南交大的过往;他们,有的曾为人师,有的曾为学子,有的曾为国家和学校的事业倾注毕生心血;他们,无不与西南交大休戚与共、栉风沐雨。罗忠忱、黄万里、孙中山、张维、刘恢先、严恺、方俊、林同炎、徐家增……这些如星辰般璀璨的名人,如今仍静立在校园一隅,守护这一方孕育知识的沃土。: |" ?) p/ s; v$ [% B
; `2 @, M# }+ E. i0 O" E Y: T
【一代宗师:罗忠忱】 - _- v! W8 m) s, l0 B9 ]
位置:南门西侧,机车博物园对面1 e- B! b6 \ h% r2 o; l* r0 L
- t7 {* m+ L$ v9 q& z9 X" Y9 X
罗忠忱(1880 11.16 - 1972 01.08),工程教育家,留美归国后,终身在唐山交大(今西南交通大学)任教,43年弦歌不辍,为我校第一位中国教授,曾两度担任我校校长。他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工科教育思想,为我国现代工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上提倡少而精,重视学生品格的培育,以严谨治校、严格要求学生和老师著称,培养了大批国内外知名工程技术人材,被尊称为“交大五老”之首。
% q# F* P6 U7 @" i1 p; v V: y1 L: O
/ Z# m3 x* ~9 f! E1 T2 G0 h罗忠忱桃李满天下,当时国内主要铁路及公路的技术骨干多出其门下,其学生中不少人成为知名学者,如茅以升、林同炎、林同骅、张维、刘恢先、严恺、谭靖夷、陈能宽、姚桐斌等等,均曾受教于罗忠忱。茅以升在1980年的罗忠忱先生追悼会上曾为其敬献挽联:“从学为严师,相知如契友,犹记隔海传书,力促归舟虚左待;无意求闻达,有功在树人。此日高山仰止,长怀遗范悼思深。”这些话中肯地评价了罗忠忱的一生,也表达了广大学子对一代宗师无限景仰与缅怀之情。
! u' N$ V: M8 k
9 p4 P2 l7 k) W
罗忠忱先生纪念碑# M+ z' a: W, C4 N9 `% \
0 s# Y$ ]. N- p" p- U
【铁骨铮铮:黄万里】 + s2 n. B$ ~/ D! o
位置:罗忠忱纪念碑后(黄万里是罗忠忱的学生,将其塑像立于罗老之后有谨遵师志之意)
% h: R$ ^) X6 e( r3 T黄万里(1911.8.20-2001.8.27)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工程教育专家。1932年唐山交通大学毕业,193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是该校获工程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
5 K' ~) d; j! h) `7 f$ s6 Y
- Z8 x/ A" q. f# H黄万里为人正直严谨,追求科学真理,把毕生心血献给了国家的大江大河治理和水利事业,是母校培养的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1955年,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黄万里在规划方案讨论会上坚决反对修建水库但未被采纳。在水库蓄水的一年半之后,黄河上游河床抬高,盐碱化,沼泽化严重。无奈之下,三门峡大坝不得不在1956年和1969年两次改建。黄万里虽因持反对意见遭到不公平对待,但并没能改变他的立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落泪立遗嘱,内容仍为治江治河。
' Z1 M4 C/ _: n' `, W4 W4 v2 G/ I* T, S: l. q% |" f7 k; [
黄万里一生的挫折与坚持,努力与成就,脊梁与傲骨,都是是中国科研先驱的缩影,更是交大人的榜样。雕像上“临危献璞平生志”这一诗句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黄万里的人格魅力。 T9 A$ M" S& s( T; K
; u1 D# |" r; D- J5 q& ~
9 u8 o, [ I6 G, ~+ D. _! Q$ F
黄万里纪念像
# n6 L9 _/ Z0 B3 D$ \ e0 a4 ?5 |" P8 ?; w3 O
【民国国父:孙中山】 + R; a, V# }% X
位置:校园人文线中轴,一号教学楼东侧
+ @& l; O. x, @2 U$ ]$ E' f) R7 ]3 N( T7 N+ q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近代公认的三大伟人之一。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弘扬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精神,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在全世界范围内捐赠祖父铜像100尊,第77尊落成于我校。孙中山曾与我校结缘颇深。1912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尤其热心于铁路建设。1912年9月,时任中国铁道学会会长的孙中山曾到唐山铁路学校(今西南交通大学)视察,并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孙中山之子孙科曾于1928年至1930年任交通大学校长。) P, |9 s: k; [0 n) p0 M) A& {
# o7 T/ r7 p8 z# p" u! u) }
此尊铜像塑造了青年时代孙中山的形象,人物巍然矗立,身着旧式长袍,双手捧书,目及远方,坚定从容。塑像加上基座总高约4米,基座用八角形花岗岩制造,形同八角形的水井,寓意“饮水思源”。铜像底座镌刻有“天下为公”字样及孙中山先生视察我校的历史等内容。6 q( J# F0 o7 N
' K m; Z) V8 ]; W2 \
+ I% u4 e2 Z0 D% ~
孙中山先生纪念像1 ?, ]- H; j4 ?$ O# F: c( B
! R3 M9 W! u9 A+ W) s
【力学泰斗:张维】
- }% u+ Y( a/ V" p7 b: o. A位置:校园人文线中轴,一号教学楼和二号教学楼之间0 O& F7 u- K+ c9 [0 c
张维(1913.5.22-2001.10.4)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我校杰出校友。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维在弹塑性力学、板壳理论及结构工程上造诣极深。张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 {7 x% Z7 t9 g: c3 c$ I1 }
; D% z- _9 ]9 P- T& T
我校九里校区镜湖宾馆左侧,有一个“思源”纪念碑,该纪念碑即由张维设计,体现了他对交大的育人思想的体会——既要对学生立规矩,成方圆,对学生要按标准严格要求,打磨成器,又不要抹煞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2 M0 k/ L; ?# }( e4 j
, Q, E; H' n+ \塑像中的张维院士坐于磐石之上,右手执书,眉目慈祥。身上的西装革履展现出早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眼镜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也投射出他对交大后辈的期冀。
: c% {0 Q7 e! ] [ _
4 s* y3 G1 M L0 p
/ g# V" K O0 A张维先生纪念像
& L# J5 b3 I/ n, A$ w# k
% W% X; t. j- i, [【地震工程之父:刘恢先】 6 w& d3 [' d: a7 c }& K
位置:校园人文线中轴,二号教学楼东北侧3 f2 ~& X8 I+ L
刘恢先(1912-1992)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193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刘恢先是地震工程学家和结构力学专家,是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地震工程学和工程力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为我国的抗震防灾研究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创建并领导了我国第一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抗震研究人才。行内人士将其与美国的豪纳斯、日本的武藤清并列,称之为“世界地震工程之父”。& ~, E" Z$ s* a" p
4 s: f5 i3 {, K% d5 ^3 n2 G v( h
雕塑的基座底部呈金字塔形向外斜伸,两侧形如桥拱,基座中部设计有由弹簧等部件连接而成的减震装置,突出了他毕生为中国地震学乃至世界地震工程做出跨越式的贡献和卓越的成就。 J8 }; p' L2 W# L
# @# p% S* Y5 I* y5 F ^
$ q; T; k, l- n4 N, V' f3 k/ B刘恢先先生纪念像4 k6 U6 C4 _) I/ i& P( a, F) x
8 [7 M5 h3 I3 u: f; h【水利大师:严凯】
5 f) S, @. n) ~/ `/ `! y/ |' D
, I. S1 I4 S6 @% p位置:校园人文线中轴,四号教学楼与五号教学楼之间 严恺(1912-2006)著名水利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河海大学创始人、校长、名誉校长,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董事长。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严恺毕生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包括海岸防护、河口整治与海港建设。严恺一生培养了大批水利科技人才,并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河海大学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从事河流和海岸泥沙问题的研究,在细颗粒泥沙运动机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研究事业,为建立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学新学科打下了基础。
& ?0 e9 J7 {4 V' _& p6 @- Q7 d( u% ~' k1 s. \* ?8 v. ?
严恺为人严谨朴素。对先生熟识的人都知道严老有一件伴随他几十载的老羊皮大衣和一块老怀表。那件大衣随他在外进行勘探工作多年不离身,日后严老对其非常珍惜,尽管破旧不忍丢弃。严老组织召开过成百上千次会议,每次会议开始前,第一个动作总是从上衣口袋中掏出那块老怀表放在桌上严格把握时间,体现出他严谨治学的风尚。7 b ?1 o3 T3 }
2 t# }$ q) w7 a" e& L水利专家严恺、力学专家张维、地震工程学专家刘恢先和航空工程专家林同骅四位院士同在1933年于同一班级毕业,成就了高校教育史上“一届同门四院士”的佳话。% X( s; R5 M9 @9 ]4 h/ L" F# l
3 b$ G5 R5 Y4 V
" n6 }+ E7 F4 a# m- O
严恺先生纪念像
. K6 f6 P5 c* g/ f" O z1 v) G- \2 H- Y" H1 W6 L8 a
【大地测量学家:方俊】
+ \% |( z* c3 D8 r位置:校园人文线中轴,第四教学楼前
' c; T9 Y8 y% Z4 `方俊(1904.10.26-1998.5.5)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俊于1923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1926年,方俊由于家境贫困,不得不中途辍学,考入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地质研究所当练习生。11年后,由翁文灏(著名地质学家)推荐,他得到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的奖学金赴德国进修重力测量学。他曾历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6 O2 Z6 H/ f5 q- w- b9 t) ]- C4 q6 C
在德期间,正当方俊奋力挖掘知识宝库时,却由于日寇侵华,机关搬迁,经济来源中断,方俊不得不求助于德中协会。该协会的秘书是纳粹分子,他告之:“继续留下,想得到一笔留学费用,可以,但要填一张表。”方俊怒上心头,大声回答:“要我屈志随人,变节卖国,不可能!”随即拂袖而去。1938年底,他辗转回国到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李善邦主持的物探室工作,并在中央大学地理系讲授测量学与地图投影学。
* ?4 w; Z7 U0 a- {# A4 \% y0 {; x
3 Q: W5 _& A4 W& T方俊先生纪念像
! g/ {! Q' E3 `+ ]
5 Z& n0 u( J$ F9 p }8 H【预应力先生:林同炎】 ( s) [( b! _, N; v" }2 z
位置:校园人文线中轴,图书馆与四号教学楼之间, N: Y J9 `; z( q! C6 c
林同炎(1912-2003)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他也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1927年,年仅15岁的林同炎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1931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33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学位,回国工作12年之久后回到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结构工程系主任、实验室主任及全校教育改进委员主委,后获该校最高荣誉——“伯克利奖”和“终身荣誉教授”称号。林同炎被誉为“预应力”先生,他是此工程理论及实施的倡办者,也是美国预应力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现在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现代建筑都采用了预应力技术。7 ~, V* p0 s* i/ O) z- C
$ W! e! S! c9 k林同炎出于书香门第之家,他的堂兄弟林同骅亦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另一堂兄弟林同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l% I3 h' P5 B3 R% A! M4 f8 b) h! u" I) Q, Y( `4 ^5 h. T$ ]
纪念像采用桥拱式设计,人物雕像悬空,彰显了林同炎在土木工程方面的杰出成就。
+ k; E/ {* k' q& O( a m# G
! h+ ?; ~ Q+ j6 }
: F5 s; J% I+ H" K; _8 Q$ ?6 f
林同炎先生纪念像
# f) i% Y0 D8 ~8 d. }. x8 T
+ c8 b& Y* u+ k* D3 D0 A+ I+ m【体育教父:徐家增】
: i& p# g7 c$ k1 r' F% R" y0 K位置:主体育馆和羽毛球馆间
) _' b$ W3 s; H- R5 w6 W徐家增(1909.4.26——2001.1.13)体育教育家,我校体育部原主任,曾任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委员、唐山市体委副主任、中华体育总会摔跤协会委员、唐山市足协副主席等职。1950年6月,被聘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并担任体育部副主任和体育部主任。徐家增教授为西南交通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 G9 W& T4 @# ?! h3 J: M% x" W$ \, h! H3 s! v. Y5 x {
在抗战时期学校迁址的途中,为了让学生们到了新校区有体育器材可用,徐教授不顾千里跋涉,将笨重的单杠、双杠、跳远撑杆等体育器材随身拆卸搬运。凡是在三、四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入校的学生没有不认识徐家增教授的,几十年后,很多学生依然能很清晰的想起当年老教授在内迁时期奋进乐观的音容笑貌。 j2 U* w% ~% g6 m. Y# A
! v0 v0 W2 S3 j; K0 ]+ Y
0 o% \7 Q' b$ w9 F3 O
徐家增先生纪念像
+ A9 b& C3 v% ]% h7 ?4 b. @# g9 s& u
/ j- R) }! T! @% s稿件来源: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大使团( `$ t9 x2 p7 R0 s% L" R' a
作者:贺弈、程娅辉、李磊
. [% _6 u& S; n* L6 i. U1 v指导老师:李娜、朱炜、孔祥彬
% u6 j c$ L4 E W$ B' \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