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945|回复: 4

[灌水] 【转】人生一定要有一次“壮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1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面包师 于 2010-4-2 15:02 编辑 ' D4 {5 z% _7 P; r: k
$ P( g+ Z' u& _4 @, N
有一种旅行,方法很简单,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种旅行,西方从16世纪末传承至今,中国却已失落数百年。那就是Grand Tour——壮游。培养独自“闯”的能力,才能开创个人甚至国家的竞争力。( Z2 R6 q4 }' b& A3 c

% |8 V0 A* n! I% }- O3 w8 H9 Y
人生一定要有一次“壮游”

8 s$ U; _! J2 N# c6 {% g! C; k6 n& i

* E+ a4 j+ v( V# F( [〇陈雅玲9 f5 W0 Z; ~# r8 u7 B

* s% Y% K9 l; W6 P: Z! a
' g7 y) p$ n( `# j壮游:深入自然、深入民间" _8 a! B" y  f: \+ y+ x

: }4 _+ @$ i% b% O8 q. `1 }3 d* d2 d& V+ E+ U0 p
    其实,趁青年时云游四方自古有之。当时,有一个专有名词“壮游”。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点: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要经过规划,以高度的意志力彻底执行。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要深入民间,去体验世界之大。这个名词源自唐朝,那是一个壮游的时代。; A' C  g6 \& T/ i5 i9 e7 U
    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壮游之一。诗圣杜甫也曾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他自传性的《壮游诗》就写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也因为这首诗太有名,留下“壮游”一词。0 z, r* f( M7 h% I! F& I
    “中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很伟大的壮游文化,真是了不得!”年轻时代曾在欧洲壮游的艺术评论家蒋勋指出。
8 x  x. S6 S7 k  z    但明朝以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国力日渐衰落。壮游也渐渐被人遗忘。' m" h/ W+ ~2 W  r2 d, T; g
0 |, v/ m/ _0 ]; I1 \6 S

( }; ^8 D4 _+ s1 |* h# p& F& i壮游:欧洲精英的成年礼; g/ [) c' |6 m8 @+ c

' X: u5 |: G- s+ A2 U$ T; r: r; C3 X) N7 _3 k
    巧的是,在欧洲也有一种旅行叫“Grand Tour”,恰好可以译成“壮游”。16世纪末,英国贵族子弟流行在学业结束后,与一位家庭教师或贴身男仆,渡过英吉利海峡,到巴黎、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欧陆城市进行壮游。除了探索文化的根源,这场旅行重要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场摆脱了父母束缚又兴味盎然的文化盛宴。到了19世纪,壮游已经变为欧洲精英的成年礼。针对这段壮游时光,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The Gap Year”(空当年)。如今,壮游仍是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据英国教育部的报告,英国目前有20万到25万介于16岁至2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处于“空当年”当中。
7 F0 w+ F/ w; `4 W: W4 k
- [1 ~  f) ?5 M" [
6 ^3 [0 Y. L, F6 p; {2 u% v7 `- c壮游:找到人生的方向
; @8 p1 n1 u* H
3 h* Y% X% l/ e  l9 [- x9 ~
) K$ w7 k5 q6 ?- ]  e    英国教育部的报告认为:“空当年”可增加外语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包括独立精神、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因此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动能。3 a! Z$ R0 _7 y! n% @8 {3 j0 y
    切·格瓦拉是推翻古巴亲美独裁政权的革命家。他要不是在医学院四年级时,和一位学长骑着重机车,展开了为期9个月、穿越5个国家的万里壮游,日后可能只是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医生。
0 y, X) }" }# N* r; f- V    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史记》,也是在司马迁壮游后完成的。司马迁20岁那年,其父太史公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广阔的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司马迁圆满完成了这次学术旅行,“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最后终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9 D1 e# _! d" J7 r    环游半个地球之后,在中国呆过多年,完成旅游文学著作《甲骨文》的作者美国人何伟认为,若是有更多美国人曾在世界各地壮游,“了解那地方的历史、文化,那么今天就不会发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他指出,有壮游传统的欧洲,比美国更接受联合国这种国际组织,也更有世界和平的共识。
  y3 L! x0 u: w+ @    确实,每个人一生中,都值得进行一次壮游,不管你有没有钱。引用电影明星约翰·巴里莫尔的话:“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该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去壮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种想法,只是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8_6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2: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8_667:}好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5: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觉得潜意识里就有想要出去的念头
' o3 p- H9 v1 e8 ?其次实现与否真的是看个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5: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觉得潜意识里就有想要出去的念头% Y8 a9 C' V8 M0 Q3 y
其次实现与否真的是看个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1-22 19:36 , Processed in 0.0478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