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412|回复: 6

[灌水] 找“新地球”难,还是找对象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1 14: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找一个新的地球和找一个合适的男/女朋友,哪个简单?后者更简单?不,不,我和你打赌,两者差不多难度——只要你是要认真谈恋爱而不是“拈花惹草” 地“耍流氓”的话。比方说,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11年2月2日宣布,专门负责搜索“新地球”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至少1235颗可能的太阳系外的行星(即“系外行星”),其中有54颗可能处在适合生命生存的“宜居带”内[1]。我想,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读者,应该不至于谈过54次以上的恋爱吧?这么说来,找到一个新的地球恐怕还要容易点呢。. l) D7 X* R1 I  }* P! {
流落在荒岛上的鲁滨逊为了让自己不要过于纠结,列出了一张简单的表,分别陈述自己流落荒岛的好处和坏处。我想,与其纠结怎么能写出一篇让大家看得明白的文章,不如我也效仿鲁滨逊,列出一张“找新地球与找男/女朋友有何共同点”的表吧。
9 G" }$ x+ y! j1、目标

    / ]4 T2 e( \$ _; ?/ H5 T) T
    % F: `: ?# w3 E  a2 t9 m
  • 找男/女朋友:年轻的时候疯够了,得让自己的下半辈子有个好归宿;
    , \- f2 {: ~* u, f# y# R

    & m" w' f' j9 s3 p, x4 f$ m7 u) V# z5 a5 q
  • 找新的地球:现在把这个地球搞得乌烟瘴气,得给未来的人类找个好归宿。/ r8 H: `. t6 O
2、困境
    ( B( W+ g6 Y2 N; r
    $ M1 e# G6 T; |% _; K; e4 W
  • 找男/女朋友:满大街都是啊,但是得有房有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善解人意脾气挺好,长得算比较中看,能有些共同话题等等等…… 唉,谁知道躲在哪个角落呢;/ y) o$ ~; l7 j
    : Y/ W* A7 s8 A4 E3 T
    ! p2 @1 u+ S! q7 N9 {: h4 t
  • 找新的地球:有行星的恒星到处都是啊,成百上千个嘛,但是距离母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表面温度得适中,得有合适的重力,大气也得有而且不能有毒,同时还得有水有陆地,距离我们最好也别太远…… 唉,谁知道躲在哪个角落呢。
    0 V( k( V) r. V, z) X: n
3、所需条件

    3 j" ]( a( m' Y1 [/ |9 t( {4 }: w6 F9 V! ~3 v% O8 D9 Q0 d1 M3 i. Z$ [
  • 找男/女朋友:需要足够的时间、精力、金钱(大部分情况下)……4 _1 ^$ ~: t+ z
    1 t0 h* q5 W. k' y) c; P
    0 [5 Q! O3 A+ u0 V( n
  • 找新的地球:需要足够的时间、人力、物力、金钱(大部分情况下)……7 ^) P& ~. P% W& U9 ?
4、寻找方法

    ) n$ B7 Z! o# k7 m
    3 E- ^. m8 w  U& K
  • 找男/女朋友:有合适目标就冲上去问呗!但是这样多数情况下太唐突啦,很容易把人家吓走的;
    0 F3 t5 F" m" t. }

    ) K9 [/ R( Y6 O7 w* ?- |" J9 x
    2 H2 ^$ S( i( N* q# C+ R
  • 找新的地球:直接拿望远镜去找呗!但是因为绝大多数恒星距离我们太远太远,看起来太小太小,而且恒星和行星的亮度差异太悬殊,这种方法即使用现今最最强大的望远镜也很难成功。
    0 b3 i: m" e; k8 Z3 t- y
5、寻找方法(续)

    ' z1 s2 [5 B& r8 w/ [* h% G  }+ R- j0 {& P+ S
  • 找男/女朋友:追踪观察之,一般情况下,他们看起来总会有些不一样的——比如帅哥们的皮包上挂着一些小女生的挂件,女孩儿手里偶尔出现几枝玫瑰花等等,就暗示着你,这位已经给预订啦。更进一步地说,通过仔细观察这些“附带品”,还可以推测出他/她的女/男朋友的大概喜好呢。但是,如果撞见他/她的机会很少,这招基本上也不灵了;
      ]9 P. u# M1 P* D
    3 j  F* F" P& q: p, R2 S
    / ~9 u8 ?( _8 {
  • 找新的地球:追踪观察之,一般情况下,如果行星正好能走过我们和恒星之间,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类似于“日食”的现象(天文学家们称之为“凌日”)。通过仔细观察,算可以估计出这颗行星的大小、有无大气以及大气成分等等(顺带一提,这也就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用的方法)。但是,如果行星的轨道面和我们的观察视线不平行,这招基本上也就不灵了。0 t# D  {2 e6 H1 o0 P8 p1 z

$ P- B- B5 v5 A, I( a
凌星法搜寻系外行星(Nikola Smolenski提供)
6、寻找方法——终极无敌必杀版
    2 S, V- w! t% X6 Q
    6 ]; h2 D- ^+ w- z7 Y; M
  • 找男/女朋友:通过网络搜索之!人人网上人肉之!在微博上关注之!(啊,这也是我很喜欢用的方法)但是,这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大得多了;
    $ _( x+ T: N. W2 b: }; y

    ! n2 ?$ n: C3 w7 ^+ o# H& C
    , v! a3 D; D( I) G( p5 R
  • 找新的地球:行星会对其母星施加一个微弱的引力作用,使得母星看起来会在不断地“摇摆”,这可以通过观测其颜色的变化(严格来说是通过其光谱上展现的多普勒效应)来测得潜在行星的质量。如果你回想不起你的初中物理老师是怎么解释多普勒效应,不妨回想一下你晚上坐火车的情景——通过倾听外面传来的火车鸣笛声的音高的变化,你可以判定这是同方向前进的火车还是对头开过来的。天文学家们也在用类似的方法检测“新地球”——但是,这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起其他方法也要大上许多了。: h! X' o+ V, X0 y1 O
7、结论

    " ~8 L5 ^/ T" d$ l/ W# U1 {, j( y+ w5 u8 D) _8 K
  • 找男/女朋友:貌似适合的,要么就是已经被挑走了,要么就是在别的地方,要么就是年龄差距太大…… 一言以蔽之:难找;
    / y: F  |8 S+ _4 K* _

    * z5 i/ o9 ^9 r6 V6 @& h
    , b2 K, ]9 j4 F) m2 Z
  • 找新的地球:目前找到的行星,都是那些表面热的不得了的,要么就是绕太阳一圈还不到一天的,要么就是空气毒得可以把全人类都做成标本的…… 一言以蔽之:难找。1 P) w+ u! a0 I6 @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找新地球和找男/女朋友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仅凭这些比较,或许还不足以证实我那句“找新地球和找合适的男 /女朋友一样难”的判断。好吧,既然如此,我不妨向大家介绍一下大名鼎鼎的“德雷克公式”(Green Bank Equation)。这是由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在50年前提出来的一条计算“银河系里有多少种外星人类”的公式。按照他的说法,银河系内能与我们取得联系的外星人类的数量与以下条件有关:
; a/ B, ?6 n/ n/ ?+ w1 Z9 N
/ Z+ N3 M& O4 X$ R
    , `% W  L. h" R) k

    8 \- T( }. }4 w+ I7 K, K3 n
  • 恒星形成的速度;% N& P6 O, C$ L  u+ ~# y  t

    # j; U3 U# @% h. y
    5 ?% C$ T- m7 ?+ ~
  • 恒星产生行星的概率;7 R* o/ z) c* f& J- G( T

    2 U4 x1 e' U" k) I3 D; Y/ S' p
    9 W$ m9 ?4 B7 l& _( N9 `6 x
  • 行星处在“宜居带”(距离母星不远又不近)的概率;" q+ P$ c/ \: [2 a2 N  O7 z
    ( s6 w9 M" d- Y. {4 n

    9 Y: G) x# e( K. Q$ G2 S+ l
  • 行星上发展出生命的概率;2 v0 t* i/ j  L: J( Q: C

    5 m! e" b, ~  x; R# @4 f1 ]
    3 K! r& \7 {' p! @: d' h$ L
  • 生命是智慧生命的概率;2 |' R9 g; J/ f: H
    # L4 H" x! I' ^% P
    ! I2 v6 d6 L% j0 s
  • 智慧生命会使用/愿意使用无线电的概率;
    : r, O9 T3 q2 q# n
    9 Y* |5 V! |+ I3 @% B8 n& e
    7 L+ V6 e; T$ x) E- V5 }& |
  • 会使用无线电的智慧生命能存在多长时间。. _. b2 ^' R* N! X) ?, x6 K. d5 L% E
大家可以看出,外星人类的数量就是靠若干个概率值的估计。至于猜得对不对嘛,简单来说,就要靠人品了。根据目前认为最好的估计[2],我们在银河系里应该能找到2.31种人类。如果每个“地球”的寿命均为100亿年左右(和我们地球的预期寿命一样),那“地球”的数量则为200万颗左右。考虑到银河系大约有2千亿至4千亿颗恒星,这个数字实在不算多,我们找到“新地球”的概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  ^8 C) r  x2 m& m( Q  v# J% s2 D
已经有若干人尝试过了拿德雷克公式来计算可供寻找的男/女朋友的数量。貌似连百度的魔兽贴吧都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在这里解释一下。但愿你已经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阅读到了这里。我想,按照德雷克公式的思路,可供寻找的男/女朋友的数量应该和以下条件有关。以一个20岁的异性取向的中国上海地区的身高180公分的大学本科在读的成年男性为例:
' M7 [5 R% J5 ]' A' ^! a

    , U/ v) d* |6 W0 t
    3 o& X% _, B' @
  • 中国人口出生率;: K+ N( k3 E% h0 l. M( Z7 _! {

    8 h' o- K3 w+ o; k" v+ I7 l3 |3 {9 ~, ?: X4 [( S8 O$ |: V
  • 中国女性所占比例;
    , ?" a/ G  N4 h: h
    5 K% ]1 E8 ]% P( v9 |. A4 U( I

    + {: t0 Y4 G, c4 L9 r
  • 女性住在上海附近的概率;
    ) y* ^! z1 j7 S7 I, L* h3 X( {* ]2 j* z2 M
    9 y, W* u9 O% V2 o( C6 G; b
    ( V* ^( O4 C( ^' Y) Q# T
  • 女性年处20岁左右的概率;
    1 U; j, a7 Z3 b+ G2 q# h% k* }
    5 y3 Z. ]9 d$ h, ~& Z' S+ H* [7 t9 D
    " q$ m9 b! q9 N- I  j
  • 女性身高介于165-175公分之间、且样子能让这位帅哥心动的概率;' g+ S5 b/ {/ f+ Q" G
    / D" E9 m) O. H7 T7 [6 f# M

    1 v4 I, O# a7 S
  • 女性学历相近的概率;
    ! o* @% H! z( u/ @+ I" Q
    4 b: k  z7 B3 E5 A9 U
    9 d( N7 K8 D+ m1 I) C# S' ^' I
  • 相互之间能产生引力的概率;
    2 v; V7 n) z9 d, G, ~1 _. X" i

    2 l/ m7 A7 m* q' U: I8 W2 o9 S$ \. h' y! ~# i: |
  • 适婚时间的长度。% t* t3 {. f: W0 q. X% X
好吧,为了算出一个稍微靠谱一点的结果,我甚至连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数据也找了(写科普文章的孩纸你伤不起啊)。把公式的位置调整一下,上海人口出生数约为10万/年;总人口约为2200万,其中大学生约50万;女性约占50%;身高合适的算它20%;相互之间能产生引力的概率…… 如果算上有没有男友,性取向等等之类,根据个人经验,估计差不多5%吧;适婚时间的话,算10年吧?计算下来,上海地区应该有142位美女适合这位不幸的帅哥。但是,考虑到上海2200万的总人口,相遇的概率也就不到十万分之一。好吧,我们终于艰难地证明了,找到“新地球”和找到女朋友的概率大致相近!不过,考虑到上面的假设其实是漏洞百出的(比如智慧生命的年限和银河系的年龄比起来相差很大,所以可以做一些假设,但人的寿命和上海城市变化的速度是在一个数量级,而且上海也有很多外来人口,等等),所以这个计算结果不能较真,只能拿来当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尽管我有信心,它至少还是有一点参考价值的)。不过,根据经验估计,实际的概率应该比我们算出来的还要小。因为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条件——有房有车啦,能不能做家务啦,是否有共同话题啦,诸如此类。好吧,你是不是也觉得,咱们还是去做做科学研究,找找“新地球”要轻松点……8 ]8 A* d) H/ b+ \. g
经过大半天的扯淡,我还是赶紧绕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吧—— 嗯,找到一个新地球并不是很难,起码不比找到一个合适的男/女朋友难。你看,我这不已经把找新地球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了,也没什么神秘的嘛。或者说,拍拖的困难不在于找到,而在于追到手。这在所谓的“新地球”的探索上也是一样—— 我们视踏足月球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更别说至今还有许多人对此成就的真实性抱有疑问),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仅仅是地球到除太阳以外最近恒星(比邻星)的距离的一亿分之一而已。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到“新地球”上去生活?洗洗睡吧。当然,或许你会追问:“既然遥不可及,那为什么人类还要去找它们呢?” 啊,这个啊…… 和眼看追不到手的他/她一样,你难道不觉得YY一下,有时也是件很舒服的事嘛……?
1 P( q$ A5 J0 B2 J- b- q4 b6 W5 X1 h! S; m) J: i  D+ i
1 J# l/ |& O- u' {6 s4 K5 o5 P$ x
参考文献:* E0 i+ u; r4 [% k6 q1 K
[1] Borucki et al., 2011, arXiv: 1102.0541.
/ J. C: l4 S" l. u9 l* K: z+ P[2] http://en.wikipedia.org/wiki/Drake_equ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4: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5: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真有心啊,看来逻辑推理学的不错。。。看完此文,同有此感!不过不是太难,只是没有遇见。符合条件的人很多,只是没有机会遇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6: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6: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半 后面看起来太专业就不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6: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7: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  不难<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5-1 04:42 , Processed in 0.1362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