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476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298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2-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 p* f. B' H2 t) v2 F' j" }( `
PS:生的太多,养不过来呀;从这点上说,万恶的计划生育还是有点好处的……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嫡长子不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动物世界,都是挺吃香的…… 0 J& ^0 o) [: n$ P4 r4 u8 N" B
9 t. m5 p" | z" A [# p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动物世界,很多母亲表现出残忍和可怕的一面,似乎无法与“伟大”二字联系在一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动物世界的“最差”母亲进行了盘点,包括黑鹰、野兔、埋葬虫和大熊猫在内“不称职”的母亲纷纷榜上有名。
; t: T2 g5 {/ z" Q1 Y/ O$ O! t1 T" E9 V7 s/ {7 d& q! t
1.埋葬虫妈妈:吃掉亲生骨肉* a T8 Y" S: y: d U T
& z$ ]5 H1 H6 ]) g+ i; N
3 I% D/ f2 Q: f
; x0 o; x( {; Q& |9 J/ f2 N埋葬虫妈妈绝对是动物世界“坏妈妈”的典范,在一场致命的“抢座位”游戏中,它们会残忍地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通常情况下,埋葬虫幼虫会爬进爸爸妈妈埋葬的死老鼠体内。母亲会用反刍的方式喂食孩子老鼠肉。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生物学家、《家族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Families)一书作者斯科特·福布斯表示:“幼虫来回摆动身体,乞求妈妈喂食。最先抢到‘座位’的幼虫得到食物,最后的不幸儿只能苦苦乞求,在没有食物可分之后,埋葬虫妈妈便残忍地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
& y7 ^( V, q7 w9 q! n* b6 c
/ A/ a* q5 o0 z% }4 b' n2 H 埋葬虫妈妈要在幼虫中间做出选择,幸运的可以得到食物,不幸的便被自己吃掉。通常情况下,埋葬虫繁育的幼虫数量超过老鼠肉所能满足的数量。这种吃掉亲骨肉的策略能够提高幼虫的整体存活率,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4 i0 S# G1 ?2 g' K* K
. h+ Y3 S/ p' @2 c; b
# P+ L/ ] Y2 \' V" B- a
2.大熊猫妈妈:只生不养
m" x& R+ b$ M% T S
/ O* ~2 n$ H# g/ o $ u/ C1 g1 I" q, ]& L9 ?$ @( J5 \
- i) }' v% l$ f) d/ E! E2 K大熊猫也是动物世界的最差母亲之一,它们有时会孕育两个宝宝,但极少全部抚养。福布斯说:“大熊猫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极佳,但它们也是不称职的妈妈。”它们的第二个孩子无依无靠,体型只有一块黄油那么大,通常被弃之荒野,任由其自生自灭。
( ?1 T6 a% ], t! L* k8 ~6 V
8 F; h. E; r6 y0 h! } L+ \# F “受宠”的长子一天天长大,耗费了母亲大部分精力,每天都要吃大量竹子。福布斯说,在彻底断奶前的八九个月,大熊猫妈妈可能无法同时喂饱两个孩子。“把精力放在长子身上而不是两个孩子兼顾可能是一种更合理的做法。这就像在投入大量资源前控制产品质量一样。”) a7 ~- A+ ]$ \3 a: [( C6 N" M
$ |) r0 @8 h/ g
5 @7 m: L$ S/ u
3.仓鼠妈妈:吃掉亲骨肉% R& @ c% l4 ~; X/ ]8 _
7 v, h# t1 N8 F; m; D/ I9 _

- u- O, F5 l( \8 j
% b$ U) o# r, |8 z8 K尽管长得惹人喜爱,仓鼠妈妈也会残忍地吃掉亲生骨肉。福布斯认为仓鼠妈妈需要采取这种残忍的方式,将幼仔数量控制在自己抚养能力之内。他说:“它们不知道能找到多少食物。它们需要控制幼仔数量,淘汰掉存在发育缺陷的孩子,同时确保其他孩子能够在食物短缺情况下存活下来。”9 C6 X$ C, o6 r( }3 @ W
2 P B9 n$ j; |! L& b2 ?( i. D- _+ X
% m, d( l$ P0 T* d& t8 E$ u4.黑鹰妈妈:眼见骨肉相残
8 p8 k5 u! x; a* @9 k" s" b) M# [5 B, v: b# X5 a

8 b3 {/ z* y9 W+ p) Y; r" R( `4 H/ S1 [; t' W
黑鹰妈妈不会阻止孩子间的争斗,尽管这种斗争往往导致丧命的惨剧发生。福布斯指出,黑鹰巢穴内会爆发“暴力冲突”,父母只会袖手旁观,任由年长的孩子杀死弟弟妹妹。他说:“这与亲手杀死亲骨肉没什么分别,长子与母亲合作,导演了这一幕,母亲也很愿望看着这一切发生。”
$ {" |1 `$ P4 [" |- q& l, t# d4 D1 F; j$ _4 Y) u& q6 y
这种骨肉相残看似残忍,但在很多鸟类身上均较为常见。幼仔间的争斗可能帮助食物资源实现合理分配,确保身体最健壮的孩子存活下来。黑鹰妈妈关注的并不是某一个孩子,而是整个家庭的繁衍生息。
6 |; r% X% _; `2 Y4 M: ~8 f$ y
- Z( z! D. i' s% E* A
5 r7 t. j' P* u. T+ e7 T5.Hooded Grebe妈妈:偏向老大
! V; h0 g* X/ D3 w7 ]0 T" w4 T3 ^2 g' E# y
" G2 l+ J+ z9 n$ N* o) I: C
& n' h1 c3 W7 @+ N* k f; Z! C
由于抛弃亲骨肉的行为,Hooded Grebe妈妈也是动物世界的最差妈妈之一。Hooded Grebe妈妈使用腐烂的植物建造漂浮的巢穴,与“老公”一起孵化两枚蛋直到其中一个孩子出生。福布斯说:“一旦长子出生,Hooded Grebe妈妈父母便带着它离开巢穴,任由幼子自生自灭。它们只把精力放在长子身上。”Hooded Grebe妈妈这么做就是为了保险起见,即使长子出问题,至少也有一个孩子存活下来。福布斯说:“大型捕食性鸟类往往采用这种方式。”
6 y, K# A* l( i O; i; q4 r- V6 U6 k! _1 i6 `3 x ^
* L5 m1 e2 C' s+ M* r6.长尾南蜥妈妈:自私的悲观主义者?
: j, a ~8 g, c" Q% m9 _2 @
. e4 w3 m) i5 W2 S: T+ O+ N/ @ 9 j" f8 B1 ^& E" d- X- I/ h8 {
' \! f8 E0 i, R0 A) W$ u( S( k' ]如果长尾南蜥妈妈产了一窝蛋并且周围有很多捕食者,它们会在孩子孵化前将蛋吃掉。福布斯表示,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做法,它们要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确保能够进行下一次繁殖。他说:“长尾南蜥妈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捕食者的存在让它的孩子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可能,它只能选择吃掉蛋,实现营养的再循环。”$ E$ n- _6 x$ X# D' E. ~
. J! i. O1 A0 l( V7 }& S9 \ t
% A5 t( @% C' t3 Y: D
7.野兔妈妈:抛弃骨肉
! _# A7 S& I+ w z6 A6 } k! g/ ]+ P
7 Z0 ^3 F0 z! U" U5 Z& s* G
1 R5 Y2 N4 M+ N$ i `' _7 J
孩子出生后,野兔妈妈便将它们抛弃在窝里,在最初的25天,它们每天只在窝里呆大约2分钟,给孩子喂食。在此之后,年幼的孩子就必须自食其力。兔子肉味道鲜美,捕食者尤其喜欢吃小兔子肉。为了保护孩子,野兔妈妈将它们藏在地下隐秘的兔子窝,让它们能够存活下来。虽然照顾孩子的时间十分有限,但却能够提高它们的存活率。(孝文)
; X b6 b) |) I) E" {" P$ e# j& u3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