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517|回复: 7

[灌水] 教师发帖称寒门难再出贵子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近日,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在网上引起热议。截至昨日,原帖点击率已经达到40多万次,3000多个回帖,还有不少网站转载。% u" D1 ?! U7 u! L1 a& J6 `

& T  j5 u9 e; M5 O% Y  “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
9 V6 H" H1 a2 k; X9 ^+ G, G- |& r; _- D+ i0 T0 m* V8 k
  发帖网友linyang222是一所中学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上个月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 e! L  o9 x. }+ F" G( m$ y- p% H: Q6 L  B3 j8 y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linyang222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Z5 x. I4 v1 H& ]- |

2 {  b' @1 w" H6 n3 P0 t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linyang222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E9 |# @8 m) R; x

$ l' G% M$ s6 D) ]6 a' h  农村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2 z& n0 C1 T) N/ n; `8 L
( A2 M* ]6 }' l. L/ A; s( K- d7 u
  他的观点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现在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
# I1 q" z/ I# b* P" V7 ^8 N9 a5 R9 A
  网友“小洋很忙”说,以某重点高中来说,今年上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
& |7 ?# O: g) _# Y# g
6 O1 f& Y2 b8 ?! m# o0 Q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网友“青青木瓜香”说。
- n* F8 @. r! X4 B- |/ P: [: r; z, U3 q4 r% Q
  “面对城市学生,我们丧失了基本竞争的机会”* G  r7 K3 }0 T7 P5 Z! b3 _
* h/ p* M; ~" ]0 j2 l
  昨天下午,记者在华科见到了雷磊时,他刚从广州回到武汉,还在为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努力。三天前,他在南方周末发了一篇讲述自己上大学经历的稿子《走到只剩我一个》。这两天,他接到了邻镇好几个大学生的电话和邮件。之前他们素不相识,这些人辗转找到他的联系方式与他联系,只是为了跟他说一句,“看了你的稿子我们很感触,感同身受。”& u: G* C# ]6 S$ v" @
% N- v. p! L  t" R8 M( r" G
  农村尖子=城里差生?
- i" E6 F% W+ m/ d8 h1 n0 [# n9 l& Y7 t' w: F
  雷磊的经历是众多农村大学生的缩影。他出生在陕西平利县一座村庄,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过了一本线,但他想上一个更好的大学,选择复读。一年后,他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 R- }# P1 ]" L1 ]

2 K- b. f1 c7 d  但一进学校他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班一名女同学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从她的口中他得知,那所学校中一本上线率竟然达到了97%。“我的成绩太差了,只能上这所学校。”女同学的话深深的刺痛了雷磊的心。7 @8 K6 h" t3 y/ S
& k( M. z5 K& I- Y/ R8 b7 U
  “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雷磊说。小学时,他就要走7公里山路去上课,每天早晨天没亮就打着火把出发了,走到教室就筋疲力尽,很多学生一去学校就打瞌睡。
. ^1 ?. I& Y- ]! @* n/ ?& c  ]) z
1 \/ T5 i1 t4 J9 I& q; _  他们邻近的两个镇每年适龄学生近千,只有五、六个人能考进县中。而有时候,全县一年都没有一个人能考进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几率几乎跟买彩票差不多了。”雷磊自嘲说。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全乡有史以来考上最好大学的学生。
/ D" k- c6 D& `# i& r" o0 d" J4 ?5 l9 |3 h. S4 k0 b2 \2 ^
  想上好大学全凭自学8 T/ n" G% K" v  j2 q
! Y) y: G& p( Q
  农村的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而是他们考不上好大学。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N2 w- g8 l& C! L

4 ]( H6 A5 k6 E$ O  “农村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雷磊说。“这些差距在中小学时就埋下了。”在农村,不要说培优,连幼儿园都没有。
1 ?* w/ M8 N; _+ m4 [# V+ M" L( Q  z' k$ U( b+ U6 H7 @) s
  农村学校待遇差,没有老师愿意去。像他所在的八仙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毕业,毕业于陕西师范的老师一个都没有。4 m+ b" @" O7 l- o0 v$ K# y/ l) b
, l! Y& C% ?1 G$ i  \7 h4 M
  上大学的N个条件8 [' G# L* N* V7 z
8 z$ n+ k- r- z, y% d3 H  j
  雷磊总结说,在农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具备N个条件:首先你得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可以供得起你上学的花费;其次你的父母要有很强的意愿培养你成才;而且你得在高中之前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心思学习;最后,你还得有个聪明的脑子。“要同时具备所有条件,你才有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一二本的院校,差一个都不行。”* N1 ~( x" k$ u+ B! h  e

$ C! o, l" ~9 i8 {2 q  据他了解,他们全镇有史以来考上全国排名前15大学的人只有四个,还全是复读生。4 V2 ?4 i; Z7 ^9 g

1 _  e( D5 I, Y* ]' d% a1 O  上大学太难很多人放弃* i% d8 u" L3 r: V5 Z
% M( A* i2 y( b5 N
  由于读书那么难,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又那么小,现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抬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了。他以前的小学中年生源也逐年下降。
8 j) e3 P# E7 j' C& }7 [
' q6 m6 J+ N8 K  S3 |( _# h8 g  “这可能不仅仅是人口自然减少的原因。”雷磊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他们那里上小学,每天要行走7公里,由于中午吃不到饱饭,学生们个子都长的特别矮,而且每天支出10多元,一般家庭都有2个孩子。他们那边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大概在50元左右,要是供两个孩子读书,根本无法维持生计。“这些隐形的条件就把很多农村孩子淘汰掉了。”
( v4 F8 x. g+ D* F6 l2 k$ z6 g3 g' ]. U5 Q( L- U1 d7 ~9 d
  现在他的压力也很大。10年前,他们家是村里第一个盖起小楼房的。但为了供他和妹妹读书,到现在房子都没装修。而村里其他人家早就盖好楼了。雷磊说,“家里很多亲戚都不相信我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说上大学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划不来。”" w$ K$ Y, P# |3 z$ L9 f' m
5 ]) C- S" w1 {6 n
  今年,他家一个亲戚的女儿考上三本大学,女孩的父亲没让她去上,说还不如出去打工。这也让雷磊感到很茫然。: B6 o3 i) Q" k7 b/ N* n
7 a% K5 f9 p0 r2 |' i7 a
  资源不平等
4 M& B. K  _, G/ o' G: Y4 n! d! I0 B7 G4 T) }, ~# m' g, {7 d; K" s0 G8 O' Y
  昨日,北大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向记者证实,近几年,他接触到进入北大的湖北考生,绝大部分家境殷实,父母不是公务员就是知识分子。
  R# C/ O4 }  l7 D
0 M) C8 w! \: H" w) @% I2 }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朱怀球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8 o  C8 L0 a& `, b9 R
4 ~. S9 z" \* _( G2 h  暑假期间,武汉市25中语文老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林晓红和同事一起进行了家访。她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3 k1 @) s8 U# I7 F0 ~* c- M1 q
" ^; Q$ t- K/ }2 [4 v) }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他说,寒门孩子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更懂事,不能自暴自弃。
: A" Y: B" C: l1 A0 b9 E
2 w2 \; ~! T; W' Z0 x这是一个历朝历代都有,但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q/ c1 B0 m' Y8 ^

1 w* N) q( L. J" V/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门贵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43><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  现在比以往都难  都是拼爹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29: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咩
. s8 g/ ]. G% h3 \* V- _5 [: E9 {表示无奈…" s9 p( u8 ~% S4 D4 h  F2 j% K2 ]
寒门之一…9 G7 W0 M' s9 |' [  X: @/ r' h9 B) P
有羡慕嫉妒恨…还有现在精神的高度上的鄙视…还有敬佩' @% X1 _2 m+ B+ A& E: x2 F
因人而异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43><46><31><35><36><2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拼爹的年代啊,哎,资源不公平啊.....<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9: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31>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4-21 20:49 , Processed in 0.0531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