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2

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启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0 1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启程

/ T8 [" H2 I9 w  h
报名链接:https://eeeic.ces.org.cn/

* g/ T& }' q! x9 I% a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24年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novation Competition)正式启动。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一项贴近实际工程的探索性实践活动,旨在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b* H7 e5 w+ b' W, Z1 Z
- V3 |( }; n  |% @3 A* ~
一、大赛主题
. l) I* t1 W( h5 j; \$ F( O* x6 \' g4 b2 m" W
面向双碳战略,探寻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F! q0 e1 t8 r7 J
1 r! W$ N2 H, X# |1 F
二、组织机构
" f& k) t3 U2 t; n; ]* N- c$ G! }8 ~6 w8 F9 S$ F: l
主办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 i! W1 ^) B% h( x0 I9 y* n! c9 w: a. N. l) f3 |, N
主席单位:清华大学
. P- w* c  v1 y+ U6 R
5 J% z0 v  n+ m6 _$ b0 S+ u发起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0 Y9 y% f: H8 k$ m2 J
/ C: \" n5 C1 h6 ~" I8 b. D) Z承办单位:三峡大学& v- x8 Z. i7 J  z9 K6 ~3 f; n! N
1 J/ h: [( T( R# H1 D4 x! E
独家冠名单位: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2 M+ a  O( O0 g: i

1 z( e" q; V$ s& S5 @( t& w三、赛程时间
/ l# _. |% G, P5 A0 m! U  m) Y
8 ?  ?4 u: R4 q5 ^6 E$ q1 g- [
参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12月30日
& m) I" {9 i' {4 X  @3 u1 S. @- _6 R% G$ E* H1 c$ M" v% @; q% \8 N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4年03月31日: _; A2 w: d/ m/ }; t1 }8 Z

3 @  k& \7 ^" W+ {$ n4 S4 u4 D" y初赛(省(区域)赛)时间:2024年04月01日至2024年04月20日( T4 v3 W% j) B7 _6 b2 I

: ?0 w8 m' Z6 m  X' k) B* L复赛(省(区域)赛)时间:2024年06月25日至2024年07月15日
* T/ ~: X4 P1 @  q  Q
6 r) I3 c8 S9 @+ Y' _6 G$ |; L8 s决赛(全国赛)时间:2024年08月05日至2024年08月15日
. H/ z9 J+ \: x0 f/ j7 O. U8 m: G5 E5 ]  N
四、命题范围( L) v0 E2 v* _& [7 b
0 s( J0 ?1 z+ L. A$ |
大赛结合工程技术前沿设置以下三个命题方向,参赛作品须紧扣大赛命题方向。7 \! B5 l# l8 m+ r. g3 S9 I+ {" z

+ O: X6 {8 J- x' K8 {( j0 N1.电源——我国电源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能源开发逐渐清洁、能源利用更加低碳,包括但不限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煤炭清洁利用等。期待在电源领域的创新作品。
4 W! V5 R+ z8 u4 O( K) c" m! H
" \  a0 q9 B6 u) D; H+ P2.系统与装置——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电网数字化及装置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针对新型电力系统输电、配电、用电、储能等实际问题,请给出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8 Z7 v  O; P/ P" }0 l  w' ~
2 [; w4 {8 G; a" a; C
3.其他——电能的生产及应用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电工新材料、新型电机及其控制、电气化交通、生物电工等。针对某一实际问题,请给出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 B: s2 U, b0 H8 C
( ~7 k( n' }. D, J: J
五、赛项及赛题

2 C7 v- `+ z# n! v+ |4 e% h& }+ `- H" G! _: a3 X' y
企业命题类赛道,由企业围绕大赛命题方向给出企业赛题。参赛团队选择一个企业命题类赛道,然后在该赛道给出的赛题中任选一个赛题参赛,作品名称须与所选赛题题目一致。5 l$ s4 Z" O. t8 Q* A8 G, s
0 i% }. x2 h1 p+ M6 ?
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 W& u# C# @7 d' `* H8 w
9 ?9 W& \  A& W! c
赛题(任选其一,各赛题的具体指标及要求见附件1):
0 c+ G+ H" g" d* W
: R$ T& d4 z- [* X1.双向直流隔离变换器;
% {' r8 ~9 q6 O5 s  ?) U
% w+ q. _: n4 k2.AI算法实现伺服系统的优化控制和运动轨迹规划;! |: s. d3 C! k& Y2 D0 |9 w$ ~% _

& \2 f0 v8 i6 @+ @; @/ j" D3.工业园区光储微电网的规划与设计。% \+ f7 E8 m, _

6 [1 D4 l5 w. Z$ r# M9 a: I* K4 S六、大赛要求
6 ^3 x9 V. k, Q
! T7 P* W, H5 @. [7 j& o2 a参赛团队可在自由命题类或企业命题类中选题参赛。
7 r1 V- f" K; G% k$ @6 p" u. ^8 f- I( F- w
(一)参赛对象2 `$ }0 @. S" t" h) m2 a. d) z8 }
0 `. R: Z) [$ b
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参赛学校以参赛团队为基本单位报名参赛,同一所学校参赛团队不超过30个。具体要求如下:
/ V# q+ d6 E# d- ~: `; \5 _# ]. X. Y% Y( ?* z8 N
1.参加自由命题类的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参加企业命题类的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6人,专业不限,提倡跨专业组建团队;! d9 S; _& O9 {8 w2 y- V
  w8 R1 |3 i* G6 C: a9 E8 H2 m
2.每个参赛团队的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团队成员全部为本科生的参赛团队在评分和晋级时给予优先考虑,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q1 k5 N1 S" W% I
# g$ m* A: N0 {  D  ^2 U" ]
3.参赛学生同年度只能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赛道。. \1 {" a7 C) I2 ], m2 K3 z

* U* _1 q- f7 e, H; [- R(二)作品要求
1 J0 V4 B* r1 c) _' }* ~
% U& X8 L8 i" q( A2 p+ o4 X" f1.同一团队在初赛、复赛、决赛时须采用同一选题参赛,参赛过程中不允许更改参赛选题内容;
& I9 h1 [9 l$ w4 H% I
. `. T2 x! t. a% h9 k. r2.参赛作品的具体内容在初赛、复赛、决赛之间应有紧密联系,能体现同一作品不断完善的过程;( Y7 b3 r- y0 _. i3 O8 i7 g6 J

8 W7 A- |; \. i3.已获得过往届大赛奖项(包括各赛区和全国各级奖项)的作品,谢绝参赛;1 z' U0 |0 l" I
& R( k+ K2 O& u( Q6 ?/ o' p) }
4.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大赛组委会将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原创性审查。
  ]2 {9 \  @( ^. Y, m8 E7 p" G% l% v% k6 z9 T2 D3 g9 y- `
各阶段作品具体要求见附件2。1 ]3 O& L" D0 E2 V- ]6 d

* j3 W% w* L) T  p2 q/ r8 k七、赛事安排
- B' p6 X: h" D% Q  G3 D, Z( b' ]# m- B( G
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主要考察研究创新能力,复赛主要考察研发创新能力,决赛主要考察设计实现能力。9 k! ?  G4 {, h3 N# W  B1 g' q

, z$ c2 d. a" ~* A( q初赛和复赛均为省(区域)赛,各省(区域)的承办高校(见附件3)负责组织各赛区赛事。参赛流程如下:
  s8 z7 Z3 J$ Z  R, a0 E4 P' m& Y8 K6 H0 L0 c
1.报名4 j% }( {; |$ E1 q2 v+ v
0 H: A+ K) i) p% d3 f3 ^% W; e
参赛团队登录大赛官方网站,在大赛报名平台注册账号,报名参赛。
! H: s& f0 t4 w5 A. }4 s8 H* a0 W& W  `) R( d) J
2.作品提交
2 Y& Y1 G$ d( H( [7 W# x8 O- ]% }+ G0 v0 V# D, u$ @& K* |
参赛团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大赛报名平台提交《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可研报告)》(见附件4)和其他佐证材料(如作品设计书、作品介绍视频等)。6 O& C8 g3 H6 v" ]9 v. Y% ?
" f- }+ C+ C$ J$ f
请各参赛高校指派一名大赛联系人(不分校区),主要负责本校参赛学生的组织、报名、作品报送等相关工作(往届大赛已录入大赛联系人的高校无须此步骤),请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参赛高校联系人信息登记表》(见附件5)的WORD版本及盖章PDF版本(盖教务处(本科生院)或所在院系章)以邮件形式发送至所属赛区秘书处。3 b) s) i8 A' d6 |5 l  F% h$ V7 y

5 M5 `* m8 X1 k+ m5 Q( R3.初赛
' [# ~/ j" E1 _
! [4 H7 o% o& U: o1 B5 |! }各赛区初赛评选具体时间及形式以各赛区承办高校发布通知为准,请关注大赛官网。初赛遴选出的作品进入复赛。5 t: I( }3 C8 J9 V. v% W, ]* g

: O  c  w" w2 B' \6 q% \4.复赛  W$ s: F( \' }& p& ]

4 o9 W7 w" m7 u) Q$ K* ^各赛区复赛评选具体时间及形式以各赛区承办高校发布通知为准,请关注大赛官网。复赛评选出省(区域)赛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
5 E, G% D/ d9 Q& W8 m$ f4 n" ?, d+ H
5.决赛4 s5 m5 @( ?* @' z$ f8 ^

" J! N3 ~+ \- `决赛将采取现场比赛的形式进行,具体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3 T, M( H" H/ Y. R  R; C# `! k
' w# |6 \8 P% w+ f* G& {4 L
说明:以上赛程安排及比赛形式可能会有相应调整,参加企业命题类的参赛团队,企业将在同期提供赛题培训、辅导等活动。大赛官网、大赛公众号将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M$ x, z' |  d9 \
. S- i/ P* ^. {
八、奖项设置
+ |; h& ?+ P( r' ^2 T) `
* X( F1 \3 ^: S1 m1 W4 c
大赛设置省(区域)赛奖项与全国赛奖项。4 ~6 r5 M. \# Q6 E8 i& T

, Z. K# _: B& R7 y/ Y3 V+ b+ D复赛评选出省(区域)赛一、二、三等奖,决赛评选出全国赛特、一、二等奖,并在每个赛道的决赛特等奖作品中各评选一项最佳创意奖。此外,决赛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 L7 q$ L4 g+ g* d0 p' ]& Y  f& T& f5 x. C$ ^* s6 I
复赛和决赛的获奖作品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颁发大赛获奖证书。- a, }* K" Q% D, p9 f

* ~$ I! n  ?0 v0 `1 `获得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企业命题类参赛团队,将同时获得由企业提供的大赛奖金;获得最佳创意奖的企业赛道参赛团队,将有机会参与Go Green全球创赢计划活动。) q' _, g2 A% E+ A) `: Q

& Q: o) a7 k: t. @; P各阶段赛事评审结果将在大赛官网、大赛公众号进行公示。: H& t+ E. ]! Q6 v0 B0 _& k6 J6 Z% @
% Z& `& u1 K; J3 ~3 I$ w
九、知识产权9 W' ~; G. r3 m' g/ D

6 f5 J; U  G% W! z1.各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伍所有。
, [. s. S; ~3 d: y% {, u0 N- `  k& M3 W( J
2.参赛作品的相关技术在大赛评选过程及决赛中可能会被公开并被第三方所获悉,参赛队伍如需要保护相应的知识产权,请提前做好专利申请等相关工作。
  z) a+ s# i- D' u: E
5 O9 ~  B4 c7 x. A7 N) b+ k十、联系方式8 F* I' G+ y/ _+ o/ ^
0 R" a  O9 F. I
1.大赛官网:https://eeeic.ces.org.cn
, r, X5 O2 |; G' S7 P, M& P" P' X6 l% ^% j5 \) ^
2.大赛公众号: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
* u1 d# q2 X" G, @  Z
5 f# v$ a5 Y0 a; ?( d; H3 X5 q+ a2 a  t8 ~3 B  s9 c

$ g9 X! P- E: ^1 r( N3 b) b. }  t3.大赛秘书处及赛道G联系人:
7 r; T# h" ]( H4 o, ^& Z9 H
; J, X9 t9 Q* l1 Z; G& i$ }( y组织委员会秘书处:霍老师,18301309390
2 H$ l& F- G+ f( ~
% |1 K  E4 K" v2 M5 `& q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董老师,13581501134
& t2 v1 r* l" C' X* |, Q: H5 w: W# S' Q. S' }
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李老师,010-63256990' s/ W$ a6 W6 j( q) p
4 e5 R7 ]. Y2 I% C. K
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联系人:杨老师,021-61598964,
DCS.3PH@se.com( N- h! m" r' z/ `& _"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7 09: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赛作品的相关技术在大赛评选过程及决赛中可能会被公开并被第三方所获悉,参赛队伍如需要保护相应的知识产权,请提前做好专利申请等相关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4 1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24年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novation Competition)正式启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4-21 04:23 , Processed in 0.0455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