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5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 ]1 t" c. X0 ]8 y( b6 k
+ L3 V! z z. {: t# w$ t0 ]# P* F- s' j; `; @. d
每个单位都分有不同职位,但是单位的电梯也分等级制,你听说过吗?8月26日,网站上一则名为《最牛电梯门》的帖子引起热议,发帖者称石桥铺一设计院所在的写字楼内,院长配有专用电梯。“领导配专车习以为常,但配专用电梯的我还是第一次耳闻”,帖子发出后,有的网友将这部电梯称为“特权座驾”,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单位的一种合理调配,毕竟领导的时间更为宝贵。 2 i( ?1 y$ `& h2 j
专用电梯 8 m j8 A2 A' V2 B/ ~3 J, i
半小时无人乘坐
5 Q, {% c' ~$ q5 ~8 C 记者从网帖中的照片上看到,在电梯呼叫按钮旁能清晰看到“专用电梯,刷卡使用”的字样。有网友评论道:“如果真是院长一个人坐的,那就太玩专权了。”还有网友说:“现在看来专车都是浮云,专人使用的电梯才能体现身份。” : f4 z; T8 r$ ]& o
记者找到了网帖所述的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该单位设有电子门岗,员工们都通过工作卡通行,没有卡便无法进入内部观看电梯门口的情况。记者通过前台接待处的保安了解到,该单位确实有一部专用电梯。“我们院的领导们才有权限乘坐这部电梯。”保安说,该单位有六七十名正副所长,还有十几名正副院长,这100多名领导均有此权限。“但有时候客户也在领导带领下坐这部电梯。”另一名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补充道。 ; I9 \0 m8 P! e& A J8 y
随后,记者从车库绕行,透过三楼平台的玻璃,见到了这部电梯,果然如网帖所示,在呼叫按钮旁边还有一个黑色的打卡机,此时电梯正停在28楼。随后记者在此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十多个员工出入,但这部电梯一直无人乘坐,记者离开时,电梯仍在28楼。
4 ]0 W0 B A6 d, d 员工电梯
) Z4 H1 I1 h9 g% o( Y 上下班高峰期打挤
3 I- u3 B, s+ O N* Q$ ~/ s “这部电梯不单是部电梯,更是权力的分水岭啊。”网友“大涛”为员工们抱不平,还有网友质疑,一部电梯被定制为“专用”,其他普通员工上下楼打挤怎么办?对此,大楼内一名穿着黑色T恤的男员工说,这栋大楼设的电梯比较多,平时大家上下班并不会很挤。随后,记者又询问了另一名女员工,她说:“我们设计院的领导比较多,专门有部电梯也不奇怪。”
- L7 a5 R, i! c) S5 I* Y2 M, ? 但是一名穿着白色衬衫的男员工告诉记者,他还是希望所有电梯能对所有的人开放。“不然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员工电梯打挤,专用电梯却是空着的,大家只能对着它干瞪眼,感觉很浪费时间。”一名35岁左右的女员工则说,4部客梯设在一个位置,专用电梯却设在另一个位置,有时候会感觉电梯将领导和员工划得太分明了。 * J, L2 O# H& _
企业回应 % n; x% y+ p- S& e
用于接待贵宾 只有领导才有卡
1 i. Z: r9 v+ H) {. O9 b 记者联系上了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夏潘新。夏主任说,这栋大楼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共设立了四部客梯,三部货梯,均面向全楼800余名员工开放,除了早上高峰期稍微有些打挤外,是能够保障员工们通行的。而另一部“专用电梯”,则是针对客户设立。 3 ]8 u% K( o7 H k( o; o
“我们是服务性单位,以客户至上,怎么可能给院长单独开部电梯?”夏主任说,这部电梯实际上被称作“贵宾电梯”,就是为了避免重要客户洽谈业务,却遇到上班高峰电梯拥挤的情况发生。“而在电梯的权限问题上,由于重要客户一般由领导们负责接待,所以单位给副所长以上级别领导的工作卡开通了使用权限。”他表示,平时没有陪同客户的情况下,领导们上下楼也会使用这部电梯。“单位这个级别的领导有将近一百名,所以电梯不存在网友们所担忧的‘多数时间空置’的情况。”
# [: q) b; O) s* d' [+ U+ g 网友声音 7 Z/ }6 q$ |+ e6 q$ i
网友“散落的麦子”:分级的电梯体现出森严的等级。
$ ^/ E% l' \% o; m 网友“屠龙刀”:我觉得很正常,现在有些大企业也设置了专用电梯,这也是单位有财力和能力的体现。
! w1 U0 ?4 s8 F( x" s! d7 v/ R 网友“冰雪战士”:我觉得领导浪费一分钟时间,与部下浪费一分钟时间的价值是不等的,所以专属电梯无可厚非。
6 s6 \: \3 |7 m 网友“老燕子”:现在到处都在报道电梯“空中塞车”,领导总是有办法摈弃烦恼啊。
2 S1 y k/ }8 a2 F! q) G 网友“冬去秋来叶子落”: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个奖励制度,先进员工就有机会乘坐一次专用电梯? " A6 p% u5 C- [6 g* Y* t$ A( [
“领导专用电梯”提醒重构权力伦理
* c) r. M; Q2 t0 _7 M- K/ t+ ^" [: { ^ 看到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两则“为领导服务”的旧闻:一则是武汉新洲区阳逻街道办事处的一次性纸杯上印着“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三行字,引起群众的质疑。负责人称:“区里、市里、甚至省里领导来视察工作,我们当然要首先为他们服务。”另一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我是一个县级市的基层官员,大家骂我们不为人民服务,只为领导服务。但问题在于,权力掌握在领导手中,人民给不了我们权力。得罪了百姓,他们顶多骂几句,得罪了领导,我们的前程就没了”。重庆市这家设计院设计“领导专用电梯”,与两则旧闻反映出的“重官轻民”的服务伦理是一致的。
) T. Y" }- ]4 X, O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企业,提倡以民为本。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如此公开宣扬“以领导为本”的理念,唯权力马首是瞻,普通员工电梯拥挤不堪,少数领导安享“专用电梯”,怎能不叫人心寒?怎能让民众树立对政府的信仰,怎能培植百姓对公共服务部门的信心?正像“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在那家街道办事处使用将近一年,没有一位领导提出异议一样。“领导专用电梯”,实质上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作祟。在某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为人民服务的的宗旨早已不复存在。“为领导服务”成了大实话,成了官场潜规则。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领导服务,一切工作围绕领导想法与政绩需要转,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感受与评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报告上、口头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没有生根发芽。
5 l7 [" f1 A. x+ A 行政管理理论认为,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政府的根本属性。对于政府与国企来说,只有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民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垄断行业走向竞争是必然的趋势,“为领导服务”、“领导专用电梯”显得不合时宜。
k0 M% ]2 a! k9 u" F! q 建设服务型政府,国有企业回归服务本质的口号容易喊,但是不容易落实。印有“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喝完水以后进了垃圾桶,对“领导专用电梯”,网友围观热闹一阵以后,也会逐渐淡出。类似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当“为领导服务”成了潜规则以后,大家也许“见怪不怪”。但是其中折射出的服务伦理值得公共服务者与坦然享受“专用电梯”的领导们深思。“领导专用XX”实际上已经在普通民众的心里划下了一道心理鸿沟。如何填平这道鸿沟,除了听口号,看官样报告外,更好的药方可能还是领导们用行动证明,改变“领导专用”这种“重官轻民”的奴才服务伦理。
. r6 c& t4 R7 q* a2 U7 P5 w) ^- [7 k8 ]" D' w6 ?% _
8 r. U8 }2 u7 q8 n4 z8 ~- q; ?& O
; p/ }5 n1 K$ S3 I" o
为领导服务
( {) l5 |% d+ g, G7 V2 ^3 m- o: B2 `+ q6 I- v) V)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