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189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导读:夏天气温升高,昼长夜短,人们的日常饮食、保健方法也要随季节及时变换。夏天出汗多,人体最易丢失津液,所以要适当吃酸味食物。
: L) C. Q+ N+ I; T# ^/ I. i- d$ {5 T
夏天气温升高,昼长夜短,人们的日常饮食、保健方法也要随季节及时变换。0 _, C9 G, I4 o
. B) M0 _6 u- P; k% E3 g) S2 p
/ ?; W1 x! N, \& z l8 a 饮食要多酸( M: h$ D7 @- o9 _6 {' d) A4 k
$ D# l4 ?( T3 n8 O- d" e0 B/ l7 [ 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指出,夏天出汗多,人体最易丢失津液,所以要适当吃酸味食物,如草莓、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如果炒菜时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 X. m9 O4 {9 A8 w& v
% \- @7 _, m c+ N6 D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也提醒,立夏忌吃辛辣温燥的食物,吃冷饮也要适度。推荐夏季养生菜肴为花椒叶炒虾仁、拌芹菜小萝卜、绿豆鲜藕炖排骨、丝瓜蛋汤。9 u8 l5 K, O' o
: l6 }9 a: s6 q: R8 g% g% @
保健要养心
( I! E# ~' \5 M \. N% g# g7 U1 _! W4 p, w, g U+ }
立夏后天气逐渐转热,中医认为此时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中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护心脏。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强心。平时,最好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供给,预防动脉硬化。
8 \ V% H. J0 N1 {* C4 F4 j9 S. P1 i8 R
夏日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养生,制怒平和。
. e3 {) I# }+ Q; o3 N$ b7 c r1 K
: _- ]* {4 \6 K4 d 别忽视午休
& p. u- C; T7 s% |- ~, M$ L4 D+ O0 z# f; w& @- @/ K
立夏后,昼长夜短。人们易睡眠不足,即老百姓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而且夏天下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为了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就要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午休”。3 o# i% a( Z9 Q! b. a; z7 Y
: j$ j5 n3 w2 K) O* M5 L6 D7 a% W
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如果不能午睡也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