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1142|回复: 1

[分享] 【看图说话】原来他就是毛新宇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8 16: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 t, Y% |( Y4 i2 F5 {' C+ W. g2 b2 A; B3 Y$ L! ?, a) n
3 I& @* ~- f/ p6 N& y
未命名x.gif , Z/ [& t  P6 `% D9 M( T5 v9 X
4 ?, y% K, F' Q) V7 [6 h

  o: D6 L4 q1 K上图是QQ群里广为流传的“风流人物图”7 |& y9 V# b! \2 U; \8 [

4 @" j# w* i* v0 v' e3 p
5 I5 ]4 }+ g) {! q% m. j) \下图是新闻里看到的

0 t  Y9 g" C8 K5 X8 n
2 t+ z# a( h7 v1 B W020111216599493545113.jpg & M3 \& T8 O' H0 @, y5 F2 [
7 o9 @! g( x# r& k# i
! g- S# m4 c  W& N
附原文:4 a  w) d8 A0 m) e% |

6 f3 P: s# q  N+ @% y毛新宇:爷爷知道杨开慧死了很悲痛
- C3 g8 W' Y4 z% A
, B0 W- M/ h1 f0 d9 g* z1 b9 O; O5 n/ l  p' g$ D1 {( L% F# p
核心内容:1930年的11月14日,我爷爷应该知道是1930年的12月,也是通过地下党的报纸知道的。这个我爷爷那种悲痛的心情,说那番话我都可以难以,难以,现在我都难以形容他的悲痛。他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啊。就是说用我自己一百条生命,都挽回不了这个损失,可见这个感情悲痛,就是这样。  / v+ _8 j; f6 _( W! U

$ m2 v) E4 [# o# S  凤凰卫视2010年3月6日《中国记忆》,以下文文字实录: 2 Q4 i9 b! l3 H5 D% M

! Z3 }! {( C- ]% _  陈晓楠:今年是烈士杨开慧牺牲八十周年的纪念,作为湖南名士杨昌济的女儿,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女党员,杨开慧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很精彩,而且酣暢淋漓。今天的《中国记忆》我们请来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孙子毛新宇先生,由他来为我们讲述祖父母的故事,那一场蝶恋花的传奇。 . z( t; w7 ]1 E! I; I& e& _4 g% y
" t' X8 x  }, o# `; N! c
  毛新宇:就是爷爷去世后,1977年军事博物馆的一个画家,画了一幅大的油画,这个油画几十年珍藏挂在我们家的客厅上,这个油画是什么?爷爷奶奶,奶奶手里这么夹着《湘江评论》,跟爷爷并肩站在湘江上,而且风云变化,画得非常好,这幅有意义的纪念意义的油画,题目就叫《战友》。 
' X. _1 n) Z( R5 Y6 B
0 K, l% q5 n7 h, p  毛新宇:那么应该说爷爷奶奶最早相识的时候,我认为就是在爷爷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想应该是在1914年那个时候,就已经认识了杨开慧。我可能感觉在一师求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个人感觉,那时候爷爷和奶奶他们的这个爱情,还不是那么明显强烈,是一种朦朦胧胧的那种。 ; j/ v+ u2 \* e* }+ {! t
' \+ l' Y# T/ B. G, k/ A/ g5 H
  解说:时年1914毛泽东21岁,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就读,杨开慧正是他的老师杨昌济之女,青年学子毛泽东好学勤勉,兼又仪表堂堂,他的风采折服了不知多少同龄人,这其中就有少女杨开慧。 
, c$ A/ B) D" g% G& }9 B3 B+ K. f& ?7 `( Z
  毛新宇:我觉得后来奶奶杨开慧的自白啊,说了她的心里话,原来确实杨开慧如果说在她没有遇到我爷爷之前,她可能就坚持独身主义,她不愿意嫁人,不想结婚,但是我觉得爷爷肯定是非常有才气的。在1914年,你想想就是说杨昌济是个很有名的大教育学家,他手下的,桃李满天下,他的得意弟子很多,但是实际上说杨昌济自己说,他最喜欢的两个学生是毛,也是他最器重的是毛泽东、蔡和森。 ( a- X( v! k& x1 Z+ L

- P4 k- _, s0 @& I+ O% y/ a# k  解说:杨昌济对于毛泽东来说,亦师亦友亦伯乐,1918年6月杨昌济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在他的推荐下毛泽东也走出了湖南,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在这里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感情,从青葱懵懂渐渐开始热烈起来。 , F$ V3 ^  C4 {. m* ~, P
/ y4 E: i4 M$ w8 g
  毛新宇:这个北大嘛是我们共产党的摇篮,李大钊、陈独秀可以说跟我爷爷一样,是我们共产党的创始人。那么我爷爷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表现出非凡的这种才能。我可以这样断言,我认为,我现在我个人理解认为,在杨昌济老先生生前,我认为他已经默许甚至决心要把自己的女儿托付嫁给我的爷爷,嫁给毛泽东。 
. d( j' j9 `8 v; z. ~% P& K: a: N) m) H3 o! h
  解说: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很多青年人都希望去国外开眼界、长见识,于是从1918年开始毛泽东和李大钊、周恩来、蔡和森等人一起,筹备推动中国第一批勤工俭学留学生赴法国学习。 " h, r+ }& _/ v) J  F' v
/ f/ A; C! B" q* ^- z  O
  毛新宇:应该说我的爷爷奶奶相爱最热烈的是1918年,你看1918年,我爷爷组织了那么多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当时杨开慧也不理解就问他,别人都去了你为什么不去?我爷爷说大家都去外国长学问、开眼界是好的,但是我自己要留下来我要了解自己的国家,我要向中国的国情学习。 + f  l$ l2 J5 C- m& V
) i7 o4 m! {$ |3 ?/ S1 O! ]7 h
  解说:此时正值19世纪初叶,内有军阀纷争、百业凋敝,外有列强环视、蠢蠢欲动,内外交困的局面,不仅让国内有识之士殚精竭虑,更让莘莘学子再难安下心去研读,各种运动、思想和主义在神州大地泛滥。年轻的毛泽东夫妇也在问着自己,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国?而“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开始接受共产主义学说。 
& i2 p4 F: W% }! |6 b* t; a7 ~6 _; F7 n$ w* A2 }
  毛新宇:1920年,有两个关键的历史时代,影响我的爷爷,一个是马上中国共产党要成立。因为“五四”运动以后,全国的共产主义小组风起云涌,湖南也有共产主义小组。那年还有一个我爷爷从示范毕业以后,1920年已经当了师范附小,就是小学的一个校长,在那个时候。所以我奶奶就很简单的,就到他的学校,跟我爷爷就在第一师范那就结婚了是这样。 
# k# q1 V+ M9 L& r5 c, w- m; v! d! _1 p* p
  解说:1920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在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同他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11月又同何叔衡等人一起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此时的杨开慧也经由毛泽东的指点,成为了一个共产主义者。 
  R1 |& h; O, |5 Y, K/ N& n, R" \% }" K( M
  毛新宇:非常甜蜜幸福,那个时候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就是1919年到“五四”,到1920年爷爷奶奶的世界观和思想,两个人共同转变,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共同一个转变。从,应该说从“五四”运动开始,毛泽东和杨开慧就已经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 S, d' ?0 f0 T' R" _2 f5 \
+ V$ [7 ^" R# k9 g% D& i) M  解说:1922年10月24日,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毛岸英,出生在长沙的湘雅医院,而直到出生后的第三天,忙碌的毛泽东才来到医院看望妻儿。 1 ~, a9 S# L8 g: M/ y) C0 }9 Z- M
" T! e3 t" P9 m5 k3 F# b' |
  毛新宇:那个,我伯父出生的时候,可以说这个是个特殊情况,我爷爷在外面去领导长沙泥瓦匠(泥木工人)大罢工,她不愿意让丈夫分神,她要支持丈夫的事业,支持我爷爷对长沙泥木瓦(泥木)工人的罢工的支持。那么当然我伯父出生3天,也是我爷爷赶到那去,是因为这3天那个罢工胜利了。所以我伯父的出生,我爷爷给他起名字岸英,也是很有意义的,是这样。 ; r- I* e$ @2 T' V3 h
. K6 M& I4 x* T( M2 v6 G+ C% v9 z
  记者:为什么要取名叫岸英呢? ) b! D& C( z. m( a! o0 w

4 z( b3 Y4 J7 V. a9 S. U. M2 o  毛新宇:岸英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就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长成国家的英才,英俊之才。 
, u! o; C% A% t$ n
1 V  L2 U4 n3 m; Z3 b  解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处的这几年时光里,说是聚少离多也不为过。年轻的共产党人毛泽东总是在主席各种会议,组织各种运动,在演讲和辩论中践行着他的革命理想。随着他的革命履历日渐丰富,他的声望也逐渐增长,尤其是他的文章,下笔有如雷霆万钧。像《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革命者无不引以为言论。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毛泽东的很多文章背后,都有夫人杨开慧的默默支持。 
: @" L' }$ t- g" d% U2 b# m) F7 Z1 a0 B, b
  毛新宇:那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爷爷在写这篇理论文章,不仅和我的奶奶杨开慧进行了讨论。而且我认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里面也凝聚杨开慧的一些思想、火花、智慧,最难得的是我奶奶不仅要白天要照顾爷爷的起居。整个这篇文章,重要文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是杨开慧一笔一笔誊写出来的。 5 n1 U6 r" D" h
, o& g9 J9 m+ p* h5 C
  陈晓楠: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痛下杀手,一时间白色公布横行。1927年8月7号,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也就是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了言,他说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 o0 e' y3 p( Y) v- V
. D" S2 H. C  i& A  解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告别了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离家去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可能当时这对年轻的夫妇都没有想到,1927年的这一场分别,竟然会是永诀,没有了丈夫的扶持,杨开慧的生活和工作愈发艰难。 
" L' i) V4 F. P& M4 _7 C
: m2 n+ i8 q* V& h) G5 r0 Y  毛新宇:那么实际上这个时候,我奶奶就说,除了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教育养育三个孩子以外,她更大的重担和危险,就是领导湖南地下党的工作。当然可以说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是公开武装打击敌人,杨开慧领导的地下革命工作,组织了当时在杨开慧的湖南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湖南的民众、至少说工人农民吧,为了配合井冈山的斗争,对军阀何键打击非常重。7 m* d2 H) _( J3 \* |. t! ]

% w# i  H4 }6 @  o  p+ z  解说:秋收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了杨开慧家里,这多少也让她稍许安心,至少丈夫的大事,革命的大业,已经开了个好头。但是他们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却让杨开慧更加担心了。 / _& P2 J2 d. g; Q4 F

) R5 Q8 N; h8 N6 C  C  毛新宇:杨开慧在一方面,这个领导革命斗争,抚养孩子,另一方面也很思想丈夫,非常地思想丈夫,非常想念他,非常挂念他。很感人就是杨开慧,开慧奶奶呢把对自己丈夫的思想和爱,写成诗。    [0 F" E# q/ k6 u- X

# F1 r3 |# a$ b6 H5 Y5 E' i
6 x6 L7 E9 P: Q) T  解说:“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偶感》。 
! i$ @! F4 D4 n+ g, o9 E. t, n2 V/ H5 M  B3 i6 h+ V% q. I4 E
  毛新宇:1990年,就是20年前了,也是开慧奶奶牺牲60年。我跟我父母通过湖南省委,给开慧奶奶整故居的时候,修到杨开慧的卧房的时候,就从这个土墙的夹缝里,意外地,意外之宝发现了杨开慧写给我爷爷的诗啊,怀念她丈夫。 + u4 S- v7 F# U1 a* C7 H

, K* l$ `1 D" v8 ?. @* n! f. @  解说:“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重相逢。”—《偶感》 0 @" _' G6 I# h0 B0 c# B) l

5 @5 E7 d: S9 M# h4 x  毛新宇:她不能够那种环境不能公开放在家里,但开慧奶奶很聪明,她把这些表达革命信念,表达对自己丈夫思想牵挂的诗,全部地都藏在她那个,板仓的那个土房子,卧房的那个墙壁的夹缝里面,用泥糊上。 
5 x) G7 h1 X) O2 U9 p" \" v) u% y5 [$ p  X
  解说:“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也凄苦”—《偶感》 + j% X, |+ M7 @' M4 ~+ k
# a* l& T" e" ^' X! A# J
  毛新宇:我奶奶最担心的是,她知道那个时候,就是知道消息,我爷爷在井冈山上,他那个脚负伤了,脚不好,脚负伤化脓了。她就不知道就是说很挂念,就觉得我爷爷身边没有妻子,没有爱人照顾,不知道他的这个脚,脚伤负伤,有没有人帮他治疗什么这些。包括他在井冈山出生入死的安危,这些都很重要。 
- U) W; e' s7 z' d. |! U( h  }% j. [, ?5 B, J
  解说:1928年春节前的一天,杨开慧收到一封信,信皮的地址很陌生,江西宁冈济世生药店。可这字体,再熟悉不过,正是一去已久的毛泽东,信中只有寥寥数语,“开始生意不好,蚀了本,现在生意好了,兴旺起来了”。
* x8 F9 G, N" |$ J) r2 }, X( K% D7 N" {) Q& W5 Z
  毛新宇:这个密信的内容就是初创井冈山根据地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说我爷爷就是说,非常顺利吧就讲到,这个大家都知道,老人家改造了袁文才和王佐的部队。就说袁文才和王佐,已经跟我爷爷合作得很好了,那么这个时候敌人就恐慌了,就开始围剿井冈山。围剿井冈山的时候,后来开始写的这个信的内容,只是说到了井冈山暗语说生意很好,就是说斗争很顺利,当然随着后来井冈山的事业是越来越壮大。那么从1927年以后,后来陆陆续续,为了让我奶奶放心,1928年、1929年都写。那么到了1928年的时候,这个有个重要情况,井冈山壮大就非同小可,因为来了朱德的部队。 
0 H: k+ C3 z& D" _9 X8 O# [8 A8 j9 N7 S1 z- y' c2 j
  陈晓楠:就像毛泽东把自己带上革命之路一样,杨开慧也把自己的堂弟杨开明领上了革命道路。1930年已经预感到危机的杨开慧,就曾经给堂弟留书一封,把幼子托付给他。而在这之后不久,一场血雨腥风果然就来了。   s* o; i1 a' R0 ^

% j; E9 L) N3 c' {& y  毛新宇:当时朱德的夫人叫伍若兰,伍若兰作为一个女红军给敌人抓住,敌人很残忍,把伍若兰的头砍下来,挂在城楼上示众。奶奶杨开慧我看她一辈子抨击封建礼教,她都没有这样激愤,当时奶奶这篇文章非常感动我。她,伍若兰被杀了以后,杨开慧写了一篇文章,就说是抨击敌人的残忍。就是说关于,就是说,不光是抨击敌人的残忍,当然也批评一些老百姓的麻木,愚昧和麻木,就说女共产党员伍若兰的人头被敌人挂在城楼上,你们这些,就说围观的老百姓,没有一丝表现出同情、悲愤都很麻木的。 6 E* y! z" X( p7 R

* Z& @8 D+ F. d! I  解说:杨开慧亲手写就的传单,在长沙的大街小巷流传,鉴于安全考虑她未署真名,但即便如此,这篇文章仍然引起了湖南军阀何键的紧张。因为他的下属向他汇报,这篇文章的风骨,似与毛泽东的笔法暗合。 5 r4 i! b7 M, i& q% C9 X

. r% v' n7 Q9 h1 L4 L8 ?* u  毛新宇:因为这个,我奶奶求学,后来搞革命的时候,可能也跟我爷爷也经常写一些文章。最主要我认为我奶奶被害,被捕,被敌人抓,那就是可恨的那些敌人的密探、特务。那杨开慧1930年为什么自己在,就说在她家里头居然能被何键的宪兵什么,何键早就派人盯她。从那个时候,就是说从我爷爷井冈山斗争以后,敌人就已经盯上杨开慧。 
8 D4 t3 F0 N2 ]; r- [. a- t8 n' Y/ J
  解说:让何键紧张的其实不止是一两篇文章,此时的朱毛大军已经在湖南省内纵横南北,攻城陷地。 0 J, M2 U: W; U* ~: T) o8 V9 {8 A" u
7 N+ Z( M) m8 v5 h: T
  毛新宇:那个时候后来就是咱们的元帅彭德怀,也是在那,从外部就是打那个长沙,也在打得很厉害。那当然这个敌人就是很恐慌,一看,好,那毛泽东在江西已经打得我们噼里啪啦,这彭德怀又率红军又在湖南打着,敌人说那,必须说是其实就是,我认为也是狗急跳墙,说必须要拿一个人开刀,杀一儆百。 & x( p) S! x: {' r4 S5 }& R
) C) [- G0 x, e5 K- k' a6 D' ^6 T& f* N
  解说:此时的杨开慧本已经身处险境,偏又是乱世多凶徒。先前就已叛变的任卓吾,又向湖南军阀何键提出建议,抓捕杨开慧,悬赏大洋一千块。 % d+ ^4 Z2 j1 w/ B- c. C" ^

! z1 _+ |4 z" C4 O# A0 T2 H  毛新宇:任卓吾这个无耻家伙,他这个最重要的是他投靠敌人,他就向何键,那时候不是赵恒惕,向何键邀功,说现在对毛泽东我是发现一个至宝,一个大鱼,这个人非同小可,她就是毛泽东的老婆,湖南人那时候叫堂客。说你这个打击毛泽东,你要把他的老婆,把他的堂客抓来或者杀掉,那你对蒋介石也是头功。 ) z# _& @  [2 \4 _

4 O: g! \: s9 J6 `9 d" W% R  解说:1930年10月24日,“铲共义勇队”队长范覲熙,带领特务班和八十多个清乡队员,包围了杨开慧的住所。 % E: Q9 p$ \) ~0 i( Y

* M. e) D# R+ s  毛新宇:敌人太凶残了,就说抓杨开慧就抓吧,连8岁的我的伯父也抓走了。那么我觉得,我的奶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非常老练的共产党员。一般的女的,这一般的女性,这敌人把你家包围了,那都惊慌失措不知所措。但是杨开慧非常镇定,在敌人把她的板仓故居团团围住的情况下,她还能够从容地把所有党的文件烧毁,就证明她非常有对敌斗争经验。那么接着就,当然就说后来就是,何键就把我奶奶和伯父就都抓走了。 - I6 X  w: K" M& g  W4 C) J& k& y

# s$ j0 k/ s' W% p  毛新宇:非常残忍,过去我们不去查史料,我没有想到敌人的残酷和我的奶奶、伯父,遭受了怎样的折磨。敌人让我的奶奶和伯父坐的是水牢,不仅坐水牢,而且换了七次监狱。这种敌人的凶残和对我伯父和奶奶的折磨,确实是令我母亲和我都想象不到。以前我们要是不为了拍电影,不去挖这些史料,我跟我母亲还真想不到,敌人怎么会把他们关到水牢里面去。 5 w/ l  j4 X# W0 i# b( B; O+ i
5 x! ^+ t- \( N4 J- z
  解说:鉴于杨开慧既是毛泽东的妻子,又是湖南名士杨昌济之女,对于她的处置,当权者开始时还显得分外怀柔。他们传话杨开慧,只要登报公开和毛泽东离婚,便可由各界乡绅联保,得免一死。 & N) v. |5 Y7 [* Q3 H
* ]! E; }0 ^! N) J9 ?
  毛新宇:跟毛泽东离婚,对,这个事,为什么我觉得气愤,无耻在哪儿呢?这个我认为,这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要求离婚的事,我觉得我奶奶也是很明白这一点。如果她跟假如说她同意跟毛泽东离婚了,那她就跟共产党一刀两断了,跟她毕生信仰的共产主义,跟她的理想和信念也是一刀两断了。 
2 I4 R& F( M; J& d0 y: L
+ n4 H. O' j2 }! P- e$ Z  解说: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血洒长沙市浏阳门外识字嶺,遗子岸英、岸青、岸龙。 
# A( T9 j4 U/ `& E1 U/ x7 X9 ]( \0 @" g0 Q; `+ I
  毛新宇:1930年的11月14日,我爷爷应该知道是1930年的12月,也是通过地下党的报纸知道的。这个我爷爷那种悲痛的心情,说那番话我都可以难以,难以,现在我都难以形容他的悲痛。他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啊。就是说用我自己一百条生命,都挽回不了这个损失,可见这个感情悲痛,就是这样。 
+ k9 _* [. `, v
1 t' H5 a. {8 U) s1 J& K  解说:杨开慧牺牲后的19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朱毛部队,几经历练已是纵横天下无敌手。1949年开国大典之后,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曾经感慨,新中国成立可以以此告慰开慧英灵。 
% T7 m! v- Y; O- D: h! k# }' t. _9 \5 f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5 u$ Q5 B4 Z$ E  ~3 P4 u+ m
6 m& n% b- T  b0 G0 A5 \* L6 W  毛新宇:因为杨开慧在牺牲前的时候,她就有一句名言,她说我死不足惜啊,但愿润之革命成功啊,就说为了我丈夫的革命事业能够成功,我宁愿去牺牲,这是个很伟大的境界。所以你看最后一句《蝶恋花·答李淑一》最后一句,“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3 D: W& b8 Y. C: X
* d0 f$ \6 O2 U0 H  解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8: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都说不称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4-4 07:10 , Processed in 0.0638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