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635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2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3-31 1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洛阳、菏泽分别获评“中国牡丹花都”、“中国牡丹之都”; |9 I( }! e" i5 e* E4 i! v
日前,东方今报记者获悉,洛阳市通过中国花卉协会评审,被评为“中国牡丹花都”,而山东省菏泽市同时获评“中国牡丹之都”。可以说,中原经济区盛开了一朵并蒂“牡丹花”。两地如能携手做大牡丹产业,双城都将是最大赢家。□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孟亮 见习记者 张姗姗 章杰/文 记者 李书宝/图& `4 W' o- I& x+ h: H8 S3 R
○中原经济区盛开并蒂“牡丹花”" k* Q' V6 }5 D9 ^
+ P. a5 W4 ^3 Q) D! ?0 \ 如果在中国写一篇关于牡丹的“双城记”,毫无疑问,是洛阳与菏泽。* M: G+ Z1 R3 K! X, m5 g \) e* W7 x
这段时间,山东菏泽获得“中国牡丹之都”的称号并重金征集标志图案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开来。同是牡丹城的我省洛阳落选了吗?网友纷纷猜测。昨日上午,东方今报记者向忙碌中的洛阳市牡丹办主任张炳志进行求证。) l- ~$ F7 F# s3 p0 o7 j' F7 O
“啥消息?我还没看到!”一边回应东方今报记者问题,张炳志一边与他人商量有关今年牡丹文化节的相关工作。& Y2 e) U% y- f8 B
看到记者提供的在网上流传开的消息,张炳志停了下来,从头翻看一遍:“不一样,洛阳申报的是‘中国牡丹花都’,今天刚收到命名决定。”
6 O4 A9 t' H" y, ^; j( N0 I. D 张炳志介绍,洛阳自去年6月初开始申报,出于更想突出洛阳牡丹“花”的重要性,所以选择了“中国牡丹花都”这个名字。“3月初,命名决定就口头通知过了。”
' Q/ }$ @7 p% w# ?' @- t 张炳志说,因为尚未收到正式文件,所以未向外界透露这个消息,洛阳“中国牡丹花都”的授牌仪式已确定在今年4月10日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举行。
2 {. ~5 b. e+ n3 b Q, c1 ~ 随后,东方今报记者致电菏泽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得到肯定答复称:菏泽确实被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虽然提前发出消息,但正式决定也是在昨日上午收到的。目前,菏泽正在重金征集“中国牡丹之都”标志图案,巧合的是,菏泽也将授牌仪式安排在了4月16日举行的菏泽牡丹花会的开幕式上。! V' ~2 z, Z; N5 N9 ], J' u
○参加评选可更好地宣传洛阳
6 L i1 i& C. @, X) o/ y' l, j7 a 对此,张炳志回应说:“没有区别,名字是自己申报时选的。”他认为,“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花城”的美誉早已远播,参加 “中国××都”的评选,只是为使洛阳牡丹“名副其实一些”,可以更好地宣传洛阳。
: Z! x" L' n6 U- |7 q6 p, l 张炳志介绍,1983年第一届牡丹花会时,洛阳牡丹种植面积仅数百亩,而现在,洛阳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超过7万亩,品种增至50多个,涵盖9大色系。产品销往3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和20多个国家(地区),年销量达100余万株。据悉,牡丹产业每年给洛阳市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5 x" t- u7 n$ @* L 对于洛阳和菏泽同时获得命名,张炳志认为,没有必要把两座城市放到对立面去比较。他觉得,洛阳与牡丹本就密不可分,这个名称可以作为城市的一个新名片,可“更丰富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内容。' Q# q% y9 `' I! H7 k$ |
○两城可共拓牡丹深加工产业- V# _; F2 J+ d, E, L+ L a
对于同处中原经济区的菏泽来说,牡丹也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据介绍,自1992年首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举办以来,花会期间已经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经济贸易成交额近300亿元。
2 ` Q( \ g3 ?* ?2 n 此外,菏泽在牡丹种植繁育技术上也取得很大成果。2002年,菏泽被批准为“国家牡丹芍药标准化示范区”,迄今为止,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菏泽繁育出的牡丹种子、远销世界各地。& \/ c1 g/ `1 U8 c" i4 B/ T
同洛阳一样,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也努力了许久。昨天,当菏泽真正接到命名决定时,菏泽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陈学湘“非常激动”,他觉得菏泽牡丹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今后还将与洛阳相互交流,共同拓展牡丹深加工产业。& H& a5 M; D6 A# O
○中国花协:命名无区别只为促行业产业化+ h3 Y! x" Q" U3 z
昨日,针对洛阳市被评为“中国牡丹花都”与菏泽市获评“中国牡丹之都”一事,记者致电中国花卉协会(简称中国花协)核实此事。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秘书长王雁介绍,去年6月,中国花协决定开展“中国花木之都”、“中国花木之乡”、“中国××之乡”、“中国××城”等命名授牌活动。随后,洛阳和菏泽分别围绕牡丹进行了申报,但不同的是,洛阳申报的是“中国牡丹花都”,而菏泽申报的是“中国牡丹之都”。. e- m! y9 h; x1 C" \
经过中国花协专家组的评审、考核,3月初,中国花协基本同意了对两市各自申报的命名,这两天才正式下发命名决定,“洛阳和菏泽的命名,二者并无区别、冲突。”“这只是花卉行业内的一个专业性认定,只是为了促进行业内的产业化发展。”( s9 P0 O- ?6 x9 U# K2 f) W
■ 述评 牡丹名高天下 何须辨菏泽洛阳
2 V& J+ x8 H# l# ~2 i- M3 n8 t4 K0 x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自古以来,由于诸葛亮名扬天下,究竟他是在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隐居,争论不休。; y/ ?6 }+ T6 |8 l/ {7 u' R+ c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放下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说说国花牡丹。
6 |1 P" y& c% b9 j( } 昨天之前,菏泽获得“中国牡丹之都”称号并重金在网上征集标志图案,这让豫鲁两省尤其是洛阳、菏泽两城的一些网友展开激烈论争。但昨天,洛阳、菏泽分别接到了中国花卉协会“中国牡丹花都”、“中国牡丹之都”的命名决定。
" c# {0 Z1 W; r7 { 如果网友还为了谁是“牡丹花都”或“牡丹之都”的称号论争下去,笔者以为,争的劳累,看的也累,劳神伤身,何乐之有?
: r% i" g- s2 a4 l 洛阳、菏泽两地同为我国牡丹主产区,如果在中国写一篇关于牡丹的“双城记”,毫无疑问,是洛阳和菏泽。
: R, a4 |3 Z! V ~0 J5 e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去年4月10日会见参加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等嘉宾时指出,牡丹文化节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实现富民强国和富民强省的目标,都需要深入挖掘牡丹文化的丰富内涵,弘扬牡丹文化的品质精神,更好地展示河南的形象、中原的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 N7 V; w0 e4 ]5 F+ c' Z( B
今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同处中原经济区的洛阳、菏泽两地放下论争,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携手共育并蒂牡丹花,共同做深做强牡丹产业,努力造福两地百姓,并肩展示中原形象、弘扬中原文化,岂不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