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7

全国百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最怕被称啃老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14: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维持在72%左右。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待业大学生,处于怎样一种心理和生活状态?社会如何给他们更有效的帮助?
# v$ u+ F+ N0 l! s' s3 e: p/ p' o& a  {+ x' K0 I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学生李源源、社会学系学生齐美胜在丁钢教授的指导下,以“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为题,实地调查了沪上大学生待业群体的情况,其中包括上海户籍和部分非上海户籍大学毕业生,用2129份有效问卷和46个个案访谈,勾勒出了这个群体的生存肖像。该研究项目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8 z' P9 J0 j$ M" u  B
) e/ o/ ]! {+ W# Q0 s8 V6 T
近七成把求职当作每日主要任务2 S  ~3 r5 ^9 N
9 H! l& t! M# u. J4 m/ a' L
“待业的大学生并不是像一些舆论描述的那样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李源源告诉记者。2 @' _; ?5 c+ |0 l. [4 u  a
1 i, b: d+ q8 ~9 a
调查显示,有68.1%的待业大学生把求职当作每天最主要的任务;43.3%的人会用空闲时间看书自学或参加各类培训班,以提高自身能力。可见,待业大学生一直积极而且主动地谋取岗位,而非心安理得地接受家庭经济支持和帮助。比起上海户籍的待业大学生来说,外地户籍的待业大学生生活更为艰难。他们一般住在最廉价的旅馆里,远离家庭、学校,希望能在上海打拼出一片天空。
6 l: f7 @: Z; I) ]3 j& v+ c/ b
) r% l, n0 v6 r7 |  p  c: S4 D在求职过程中,相当多的待业大学生身心疲倦,情绪低落:57.1%的人感到很累,40.1%的人感觉找不到目标,22.6%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啃老族”是待业大学生最怕听到的称呼,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家庭支持,但他们绝非有意“啃老”,而是普遍对“啃老”表现出了强烈的愧疚感。“父母都老了,可能会生病或者怎么样,我毕业了但没能赚钱,还要靠他们养,想想真是难过,欠父母的太多了……”这种愧疚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R! F4 ?; Q3 p$ \* t& h; ]* @$ ?, t
1 g- N2 K$ X+ k+ r- w
待业大学生人际交往显得封闭。调查显示,有59.3%的人很少与人交流,有话却找不到人来倾诉。有学生说:“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同学和朋友。现在大家都忙自己的事,只有我待在家里,一天都说不到几句话。很多事情吧,又不能跟父母说……”& _+ L7 |# y: o: t

* A% r! y- a0 q" d7 t  B能够理性看待自身就业困境
" |4 A7 t! I: f, T5 R7 z0 x
- D: H3 s$ t" u& a/ [" e& ~大学生为何会待业?是就业期望值太高,放不下架子吗?调查显示,待业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对自身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
% v' j. a# P) H( q+ w9 ]0 l. X  d
4 g/ u; _( y9 W: S4 @1 P9 d有63.8%的人认为自己介于精英阶层和普通劳动者之间,28.8%的人认为自己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仅有7.4%的人认为自己属于社会精英。在薪酬问题上,有48.5%的人愿意接受1001到2000元的工资收入,这远低于上海市发布的2009年毕业生指导工资。相比之下,待业大学生寻求个人发展空间的需求十分强烈。为了追求个人发展,沿海大城市成为待业大学生求职的主要地域。
0 m/ m" `+ Q) r& c* w4 E* f: h0 `, p$ l" T* a6 J6 }" O
华师大学生在研究报告中分析,待业大学生群体不能顺利就业,与当前的就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有关,即待业大学生的出现,是由于总量性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引起的。多数待业大学生把个人因素视为待业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就业难,您认为谁的责任最大”中,52.5%的人选择了“个人”;59.3%的人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
+ I1 e3 X2 e* \% H5 J$ J# ]( u7 }" m
待就业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满意度如何?调查显示,1.3%的人“非常满意”,14.7%的人“满意”,“一般”的比例为55.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24.0%和4.0%。这说明待业大学生与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之间并未呈现紧张态势。5 [+ n9 `+ v+ b4 Q: x- e! S8 f

# K0 ?) Y$ D% f( m' n挖掘人力资源潜力需多方合力
3 G+ u' A9 ], a5 ?  u& W1 M8 ]! z7 |% Y
如何尊重和保障待业大学生群体的利益,挖掘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潜力?
2 h. z% q  C' @, w# z
: {5 j' z, F7 A  v( I3 D华师大学生在研究报告中建议,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显示,尽管57.5%的待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由家庭承担,但是待业大学生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来自农村地区、非沪籍待业大学生,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遭遇生存困境。因而,建立专门的待业大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待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和求职风险,维护待业大学生尊严。5 d! T' {# o: e( r

3 V9 M  H$ r" H# X同时,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待业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最廉价、快捷的方式(如网络)进行失业登记,从而使待业大学生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就业服务。要重视相关政策的宣传效果和运行效率。调查显示,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就业,但是待业大学生对现行就业扶持政策认知度较低。当然,待业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信息,从而在相关政策的有效利用中,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  I4 U) a2 q' e$ y  E

) E' {; I! z( @研究报告中还提出,社区服务应关注待业大学生生存状况。社区可以依托社工,扩大服务的范围,在服务对象上,尽可能打破户籍限制,从而让更多的待业大学生从中受益。社区还可以根据待业大学生的自身专业特长等现实条件,及时向待业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 z: ~* ?! z1 m1 H(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4: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高收费 还没毕业已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6: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8: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8><28><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9: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43><43><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是大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就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4-25 12:46 , Processed in 0.0525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