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656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4-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九月开始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开始踏入职场,他们面临的第一关就是面试。对工作的渴望,使他们每踏进一家公司的门都紧张万分,再加上经验少,双重的压力更是让年轻的心狂跳。俗话说得好:知彼知己,百战不贻。今天,我们来看看有关人士如何剖析面试问题,让正在求职的大学生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自然就能处事不惊了。
7 q: p/ S3 A$ M( G; r$ _( y7 K
' d+ |) P' A4 @2 i8 y5 w进退自如巧对面试提问
2 I# J: ]) f0 u1 a7 _* _% `6 N+ q$ c$ o
对于没有任何求职经验的大学生来说,面对面试官的提问,有时,真的会防不胜防,被打个措手不及。慌乱中,舌头发麻,双手颤抖,雾里云里,不知所言为何物。但实际上,面试官的提问并没有那么可怕,咱们不妨来剖析一下面试官的一般提问方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V8 }# y: r2 y- n/ V
; w: A- o M0 Q封闭型提问
, T& ` \9 t9 Z+ M: S+ F
2 @) m* c) X" ^9 D例:你愿意做工程师还是市场开发人员? a& h6 B+ q* y4 _1 y1 H4 Y/ X5 Y- K- I
. J7 ~6 |. Y) N! ]6 g+ e
分析:问题答案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应试者只能做既定性的回答,不应加以随意发挥。 6 y8 m+ ]) q3 @: P( b# o: D
& n5 M* O; u+ @9 L! x, D出招:这种问题回答力求简洁,明白,一般不需作过多的补充和修饰。 ' J5 a4 o# [3 i0 K6 M! ]# E0 Q
, x' ~" b1 u6 _$ s$ j1 {0 t3 i+ n
开放型提问 7 g( D5 z& p5 f7 S
! Y% t$ ^8 U( e8 f9 \例: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善于与人相处吗? ) d+ ?# n) {, z' _" p8 ?
; A q! t- b6 G7 W3 y2 T分析:提问具有发射性和灵活性,应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较为自由的选择和回答。
/ E2 E$ r9 y v4 S# P8 p& V; W% q0 L3 j/ _) e+ V" ~( S
出招:小心!这类问题很关键。回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录用与否。而且这些是你事先可以准备的。同时,这类问题回答得好,就是绝好的表现自己,推销自己的机会,可以令面试官刮目相看,顿生爱才之心。
$ M! V" l* ]6 _( X* Q8 [& W/ k3 u% N1 p' b2 x
假设型提问 3 M; w0 e5 ^+ p1 v
. g D' L7 e& }: `3 G
例:如果让你来当我们公司的总经理,首先你会做几件事?
* x0 o. ?& \. z! B+ r- r/ l
& d, L8 ^; D' N& E3 e分析:这都是假设性的情况,目的是考察应试者的想象能力,原创能力,解决或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 _5 X+ L) g1 d3 V
0 Q! J+ A% E0 L( {0 _) m
出招:面对这种问题,切忌长时间的沉默,但也不要不经考虑急于回答。需要对问题的关键部位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不过也不要做长篇大论。 + K& P/ I) Y2 Q7 _" A
; o$ A8 P( X6 c! {7 M% j1 G控制型提问
6 a0 b+ z# ]9 @0 c9 Y4 i2 h+ t' W6 c/ }" o. N
例:你以为我们的改革怎么样?
0 n3 ^9 c! C2 B/ n) ?, I- s. M0 a( h; I+ ^& e3 }+ e5 l- ~$ X& b# _
分析:面试官对提问问题答案有一定的倾向性,希望能得到符合他的心意的回答。 3 s9 a* Q* \$ d
7 c# r# R q8 r" t. C1 N
出招:聪明的你,可以顺水推舟,给面试官一个较为满意的回答,但若你对这家公司的改革确实有意见,而且有特殊的理由,倒也可以谈出自己的看法,令面试官觉得耳目一新,出奇制胜。否则,还是夸夸他吧。很多的时候,领导者是需要赞赏的!
# t7 q! {, A: z" L& t! K5 S' ] r2 I* i; T
否定型提问 5 n* L9 `( w; Q: O
( c) A0 x2 r, }& D) \例:我们要求的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你只是专科,恐怕不合适吧?
3 Y( n) B3 e" H+ B7 N4 X7 E
# m7 T8 h" N$ U2 J8 i/ l分析:这其实是面试官故意为之,目的是通过指出应试者的薄弱之处,使其陷入一种困境,考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应试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 O% s2 y- C4 I
; d' h% V, M4 t/ F4 b# H, \出招:切记大吵大闹,甚至拂袖而去,这样只能反映出自己没有修养。只要你相信自己行,你就行。表达出这种自信,努力扭转颓势。 $ A# V+ P/ d0 ?2 j
- o+ B6 C' }6 y- {9 ?! j& c连珠型提问
: o+ z3 E7 y# H, h* J9 ?
, |3 Z8 |4 m) z2 J# E; d4 x) i例:你喜欢读书吗?业余时间都读什么书?经济类的书读得多吗?哪一种管理理论你较为欣赏?
' V' X' U5 b- g& I, J! d2 U5 _! X3 t6 h9 h& I: A1 o R3 F8 u
分析:面试官力图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深入了解应试者某一方面的情况。
! i# `/ f3 p, ?8 f8 U+ u1 l% i- u. c( |; a5 u% |
出招:你一定要按顺序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每个问题都回答,在表述中留心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及优点。 % Z: f2 v2 d$ @/ ~* G
自我介绍四禁忌 . M2 }* e. P, W4 }/ o. E
' G4 T: c5 C6 a0 ]& X
在面试时有时还会碰到这样的时候,面试开始了,面试官给你一句话:说说你自己吧! 6 L" x1 t( j% g7 ^/ j7 J
% v7 b2 ]2 s' x# l8 p- ?: x( A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好回答,怎么说?说什么?该注意什么? : @) Y3 |4 Y J1 g4 g
S$ b. \' T. M& v& R去年大学毕业的燕子,前俩次面试,就在这个问题上栽罗了跟头,那么,这里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 z; Q- W4 o& K% H1 ^/ R* z3 O% b9 u
一、尽量少用“我”这个字眼
3 b" S" `4 Q) D, X/ [% \
Y9 l: ^$ d* m3 q燕子当时是这样做自我介绍的:“我叫某某,毕业于某校某系我的特长是———我的爱好是———我———”一连串的“我”!说着说着,她发现面试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 e1 a2 d& y6 |& s8 Y7 e, B
1 ]- k! H- u/ s* I; J8 [分析:人们一般讨厌把“我”字放在嘴边,在自我介绍的开端如果连续三句都用“我”做开端面试官一般认为你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者。 6 q4 F5 O# _! @
$ Y H& q0 I" }4 Q6 U x
出招:最好的办法是,把“我”字开头的话题,转为你字开头,“你想了解我的个人爱好,还是与工作有关的问题?”您说呢?你认为怎么样?等等。 7 x! y# m* ` S. p# Q
# t) v4 Y/ p G6 C0 ?# }
二、把好事留后头
& `+ Z& K' O2 U
) l/ m3 e0 s( B/ }1 w面试一开始,许多面试者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的“光辉历史”一一历数,扬扬万里。
! h9 |, a+ X5 \" M$ S) G; E* I& I+ n! Z9 p( {$ }
分析:这不是明智的做法,容易给面试官一种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的感觉。 6 D( _4 S9 @3 V o
" {! P! u8 E3 v0 E8 h+ x出招:好事应该留在后面说。尽量给人一种诚实谦虚的印象,使面试管对你刮目相看。或者将之换作一个话题,引起面试管兴趣,来主动问你。 0 |: \( S1 n+ z8 E
8 i* y# ~9 ]* o; o4 h& M! Q
三、给自己留条后路 4 `7 T) z2 V* c' T' M
5 e/ I3 X3 B- Q( i为了证明自己“对这个企业的价值”,作为一个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燕子夸下海口:“一年内,我能实现500万的利润!”
! |- A) _+ Q- S' X
, o+ r$ R6 v: i. Q分析:殊不知,该企业业务比较分散,经验丰富的市场人员,一年的业绩能逾500万者也寥寥无几。面试管非常反感,问她“是否了解公司最近的动向”。“具体方案是什么”,燕子张口结实。
. E8 }# c; i1 W9 ^; E/ h$ P( r# {5 G/ D r/ U% r6 x! d c4 F$ I S$ M
出招:有些没办法确定的话题,先不要做出夸口。就是对自己能力有充分信心,也要有所保留,话不能说得太满。
" S: C) d, z6 `( O3 ~8 A O$ X4 e! e M( b
四、语言简洁,语气明快 6 L$ F. l# ~, }% o" ~+ f
! D- c% G6 W( ?5 z# p) T& f* P2 M
燕子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出生在海边,那儿风景优美———”
. v+ f0 s4 \" }& `. T1 E/ X. Y( i0 u% P" _5 p9 O
分析:应试者经常以为,这样的开头,形象生动,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殊不知,透过罗嗦的语言,面试官会发现应试者缺乏概括能力,并且,连他提问的用意都理解不了。
% V& l z/ R l, z6 D2 O) S# a+ {$ ^8 l. Y; }9 r& _+ A
出招:面试官不会想要了解你的成长经历,他想知道的是,你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所以,语言尽量简洁明快,要有条理性。千万不要采用“浪漫主意”的描述手法。0 x! E+ l& [ `( T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