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685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54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7-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关于何明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Y8 h0 {+ M y5 `' C: G; m' a
8 ?6 j+ c, }# b' O3 F
各县(市)工商局、市局各分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 q- ~/ b- ?( |; `
) K; N% N G% W& W P. Y8 ~# U 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决定:
+ a" b0 j& I. H4 m+ s! q9 Q5 @5 w- K; W; }: D) k* h9 z! H5 e7 m
何明明同志(1966年6月出生)任浦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免去其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合同监管处处长职务;
) m5 s7 `9 G8 C( k. s1 a
/ C& v6 G5 i/ N 免去何明明同志(1965年7月出生)浦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二零一二年六月十日
! d9 M8 L) q' k* ?& \3 T- u. F4 a; {% C* I+ P( _" p, }( D+ h
这两天,金华市工商局发布了这样一则职务任免通知。
8 O v) x, r. i2 I5 `$ W' l. P4 v7 _7 ?
这个正常的职务任免通知,因为文中的两个人是同名同姓,引起了浦江当地网友的热议。3 n& @ z6 F" H( P
3 Y- E: X4 k6 @, P
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寿山说,这是一个正常的职务任免,金华市局没有去考虑同名同姓这样的题外因素。2 x7 N9 X8 q, F5 `3 \+ m. |* ?
7 w( ~1 I5 K; C, |# I$ c 范局长说,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走的,原来的局长何明明已经在浦江任职好几年了,此前已经任命为金华市局的党委委员、副局长,这一次任免通知下发后,就不再兼任浦江县局的党委书记、局长一职。刚刚上任的局长何明明是浦江本地人,此前担任的职务是金华市局的市场合同监管处处长,这次岗位变动属于平调。% U0 r; Z' Z& N6 Q4 N; J
& d6 F. U" U, a/ c- C0 B 通讯员 倪晗 本报驻金华记者 江胜忠
2 e6 v6 z ]( M
& h3 O: K4 l/ K3 e4 o8 }6 \% D 同名同姓,有趣事,也有尴尬
7 k {# j/ J) _# E2 x& W( v" u" V, h- S7 Q6 B
事实上,当地熟悉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人和该局的干部职工都知道,金华工商有两个同样叫“何明明”的干部,因为是同名同姓,还产生一些趣闻和尴尬。
9 f7 p* t* p, p/ a. }0 l- I! y# Y6 G2 N9 m
我听当地的一位工商干部说,原先两位何明明都在金华市局工作的,但在不同的处室,经常有人会打电话来问“我要找何明明”,接电话的人往往会回一句“你找哪个何明明啊?我们这里有两个何明明。”还有的人到局里办事,原本是找这个何明明的,结果进了另一个何明明的办公室,害得对方还要解释一通。
; a. q( T! Q P- ~
# E3 S f$ c c: v. s 因为两人的籍贯不一样,年纪大一岁的是东阳人,小一岁的是浦江人,为了区分,后来有人就给他们俩加了前缀:东阳何明明和浦江何明明。 l, {1 y$ N9 B( s/ `2 \
+ t+ U+ \7 \. J% ]# [ C 金华市工商局的这位干部说,两位何明明在局里工作表现都很优秀,都当了领导干部,他们之间关系也不错。
/ ]) @& b4 r( p$ q; I
) n8 O+ p1 T0 `* g& Y; E7 Y 这一回,更是巧上加巧,两人居然一前一后,都到了浦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当党委书记、局长。
" H# u9 J3 O d5 p; d9 O
4 X P: Q3 ?% X7 s2 x 新上任的何明明局长坦言,上任到了浦江后,有时不得不跟前来办事的人多讲两句解释的话。$ C q3 ]* j' M
6 N3 v, z) t, h! B; b 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
: D0 K1 @& R( g4 {9 G# n+ [: T& p+ O8 D3 H
我们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到,金华叫“何明明”的人总共有12人。
! t( \0 s. }" n+ M& u8 [5 ` Y3 q6 E3 Q- t7 O$ I+ I2 C
金华一位姓氏研究专家说,以金华总人口基数计算,两个“何明明”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概率只有70万分之一,而先后任职同一岗位,这样的几率他就没有办法解释了,只能说是“火星撞地球”。
. O% A# Z/ B$ x/ \! V6 K% Z- Z1 E1 d% L, h
在宁波,还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个公司里有两个同名同姓的人,由于公司财务的疏忽,把打给一位员工的工资误打给了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员工。而后者又认为这就是她应得的工资,不肯退还。于是,公司只好以要求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将其告上了法庭。
V9 [; ~. H# a7 }: T) u* S1 ?: n+ _& H9 Q, k% B$ ]3 n
同名同姓在一起共事还不少. Q9 n- R+ Z$ g# \5 u4 t9 R2 ?
0 w' k o5 h) e* m
同名同姓在一个上千人的大集体、大单位出现不稀奇,但在一个小圈子、小班子里出现,还是很有意思的。1 ?$ A) \2 ?, D. {& M8 N
9 n8 ]# }$ b3 }3 T
据说在一个百人以下的单位出现两个同名同姓者,就会给大家的生活增加不少乐趣。
. \% J& n7 v* t! Z! Z4 _( |' M! r% [' c: z
我查了查国内最近的媒体报道资料,发现还有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出现两个同名同姓者的,比如这一次的北京党代会上,当选的新一届市委常委中,就出现了两个陈刚。
" Y! B& h6 l5 }" f( e" G: k2 ]9 w
$ [3 H5 w p* j; c% ? 两位“陈刚”同名同姓,一位是现任北京市副市长,生于1966年,湖北崇阳人;另一位是北京朝阳区委书记,生于1965年,江苏高邮人。 h7 I. I- v- V6 y
1 G# u2 Z- N4 z# C
北京新当选的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介绍这两位“陈刚”常委时,“不得不”用上了“另一位陈刚同志”的特定语。
$ ]4 g3 C/ v T, Z" P( k+ G
0 c( U. b8 q0 n, l% [% ^6 o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也不乏同名同姓的先例,有的甚至是三位代表同名同姓;在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也出现过政协主席这个岗位同名同姓都叫邢元敏的巧事,只不过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
2 t- v/ |3 z5 k& A+ d7 H. Y9 S: O- P, ]6 } Z5 V3 d7 W
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同名同姓者,金华市婺城区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名单中,出现了两个“朱建明”;在我们都市快报,也有同名同姓的员工,名字都叫“朱卫”,后来同事们为了区分他们,一个叫大朱卫,一个叫小朱卫。1 v( O/ j" A1 y+ P) G4 `8 b
1 g8 Q9 g. h3 g) t 根据公安部门姓名查询系统显示的数据,“张伟”是重名最多的姓名,全国共有29万多人。排在第二的是“王伟”,重名数超过28万人。5 {- j0 d# C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