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50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80后的小时候,没有那么多毛茸茸得泰迪熊陪伴,也没有华丽的芭比娃娃自说自话,但总的来说,大家玩的游戏还是花样繁多。对于玩,我们总有着无穷的热情和精力:下课十分钟铃声一打,就迫不及待的冲出教室,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放学路上,可以踢着个小石子就可以开心得一路小跑;晚上写完作业,就会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疯跑。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们,快乐来的总是那么简单。一起跟着小编来回顾一下小时候的我们经常玩的那些欢乐的小游戏吧! ' ^3 j) W# y. e1 [" n- }( }1 `
. W0 P2 b* e, w8 ~5 f; u8 Q
0 w# i) |2 \ a/ `7 K
: J6 Z( Q( B4 V$ }( _( d& q+ X! \2 W% q: l. b
打弹珠
|# j0 G8 O% ? 玩法: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
p4 B' y7 e- P& w. c3 K( T 历史起源:据说起源于16世纪,当时两名年轻人,同时喜欢上一名女孩子,便决定用弹珠比赛分胜负,打弹珠的游戏便因此产生。
4 C5 g" e2 k' P6 ]8 b( ]+ c {& [" r& n0 Q! z: ]! g o) w7 r
. T( z, M" l. X
4 q# ?( w2 b2 C8 s
! O- x; b9 W/ g- L% H" j% _6 ?3 R+ ?: @8 B. l) X& `+ N' G
《丢手绢》的作曲者是85岁的著名音乐家关鹤岩 丢手绢% o& W% s+ f6 Z- J& ~
常规玩法:选出一个丢手绢的小朋友,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或跑步。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 i" T7 j. V: h3 a, p4 z- ?( ^0 x, o
历史起源:起源于公元1243年左右,由黎族人民所创,后来由黄道婆带到了上海,并很快传到中原地区。
7 P4 K$ b! m+ ]! y; T8 Y- T4 h" E& ?' D0 x O2 n
% P8 E, z9 N3 H( m& u$ Q
$ J" o6 A/ d) y! V0 |) g 老鹰捉小鸡! o: O: w. c, V. ?# ?0 c& O
玩法:游戏开始时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母鸡,一人老鹰捉小鸡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运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 Z/ m" Q2 t* q, N/ u
f5 C( Q. E# j% }8 S
2 w- Z n( t: B( w! J u% ?5 Z3 ]. A R
丢沙包# @9 H3 V7 \: }4 E) W
常规玩法:先在晒坪或空地上划好一个大圆圈,将参与者按抽签的方法分成甲乙两组,一组站在圈外,一组站在圈内。毫无疑问,圈内的人已被团团围困。圈外的人一声令下,纷纷将手上的沙包扔向圈内的人。如果击中圈内的人的脚部,被击中的人,便要淘汰出局,必须走出圆圈。直到最后一个人被击中淘汰为止,最后两组互换。 0 E% P; N& N/ G; W5 P4 i) s
% N: Q" w/ [3 x) h$ H, O' r 沙包制作:沙包多由碎布缝制为5-10厘米的全封闭口袋,内用细沙、豆类或大米填满。沙包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家中常用的五谷类以及沙子等,均是用来塞入沙包的好材料。只要先缝好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布袋,将沙子或五谷放入布袋后缝住袋口就可以了。沙包的大小依自己的喜欢而定。
7 y$ t/ \9 N! m+ |6 l1 B" s) E& t- h7 M/ D# M* L- g* [: X
- P& C( z6 X6 k7 G
9 [" u2 R9 H; B0 c( v/ c, P 跳皮筋 s- h. v! K4 ?
女生最喜欢的游戏,有单人跳、集体跳两种,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皮筋晃啊晃,女孩子就慢慢长大了!记忆最深的就是那首:“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也不知道这算术怎么学的 ……
M7 [. T( {. p7 x, {" S
+ ?/ Q! ^7 _8 b( `3 ~4 b8 B6 {; k+ q8 K2 H1 L7 M E4 h
- D5 v3 D$ }1 H' G; {( i0 d. @ 抓石子, x* q4 S; S* M' \
抓石子,顾名思义必须要有石子,而所用的石子以圆、润、大小相同,直径约1厘米左右为宜,一般为5颗,两人玩最适宜,游戏规则也有多个。常玩的一种为两人席地而坐,以“背分”多就先开始游戏。先将右手心向上,将5颗石子放在手心里,然后迅速翻手,手心向下,手背向上,让手心里的石子翻到手背上,然后用手背将落在手背上的石子向上抛起,然后手心向下去抓,谁抓到的多,谁就可以先玩。% t" d4 s* Q1 f5 D: a
! e2 Q: v" H5 l6 _
, h. ^0 g/ M3 W) Q; b: M/ B% d/ R6 [3 I/ N% A# L# }* I
跳房子0 f6 h0 w! w2 w9 W4 P2 f
一般玩法: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
9 i# s4 H; {! c7 j 历史起源: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镶嵌地面上就曾经发现类似跳房子的图案。4 [8 V) V% Z. K. ?
M6 w; `& {) X) v$ g/ W* j
) Q0 Q; u4 U' e4 ]
2 s4 U( I) l$ t6 b9 v7 i0 m 滚铁环9 h$ q' \' ?0 v' j6 x
玩法:用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制成,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讲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小环会在铁环上滚动,发出滚铁环悦耳的声音。比谁跑得快时,几个人同时出发,滚着铁环拼命往前跑,快者胜;比谁慢时,停在原地不动,必须保证铁环不倒,时间长者胜。% T* ~9 c4 A* D% J1 u: V
' f% f3 |8 v S4 }7 f6 m# f+ {3 j( ` e% h# D; x; d0 E9 A- l8 t
7 Y% C" N4 C' y3 o% w& l# y
贴膏药
' a" } v$ K( S% b3 I 玩法:学生站成,双层圆圈,左右间隔两臂,前后学生身体靠近。先由两名学生开始,一人圈内为追人者,另一人站圈内为被追者。被追逐者可利用圆圈上的双层人墙作障碍,且挡住追逐者,也可沿圈外奔跑。当被追的人即将被摸到活着不再想要逃奔时,从外圈钻入内圈,并以自己背部紧贴任何一组学生的身前,临时造成三人重叠的一组,此时这三人重叠的最外层的人应立即代替贴在前面的人成为被追逐者。
/ U2 j5 G; a4 z# K1 B0 G 凡在被追逐者已经组成三层小组之前未被摸着者,原来的被追者为安全,追逐者必须开始追最外层的另一人(即第三人),使圆圈上的双层队伍始终保持双人。凡以手摸到被追者即为追上,此时追与被追者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x7 y8 q3 D% u8 h2 {: x
$ _% t2 F' l: l1 V- x* R- Y
6 O( r" v1 a* X' p X. n+ x, ~8 v/ {; A ^2 e( {* _1 g, I" Z/ Q
跳山羊; T2 P7 H4 x0 P: Y( i
玩法: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然后手撑膝盖,再站直。5 q9 N, i3 o/ V( o, D3 q2 ]/ ^% D
. w, u$ _9 Y: h) g- r
L. W' @0 z0 H! A
2 Y: g' U! p2 O( N8 D2 R6 q) r; Z: g4 R! ~/ [; c) ]8 W# K( ?
& U5 I9 T _# C1 l2 \ 骑马打仗& ^) e. @( J; d% l( p
一般玩法:十几个孩子分成两拨,然后自愿组合,两人一组,一般比较高大的孩子当马,把另一个背起来,然后两拨人就上马开打,对冲。骑马的人可以用手拉扯对方,只要把人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一起摔倒,对方这一队就得下场。直至对方一队都不剩。
5 r$ o$ G f1 f/ M4 M
/ u9 L3 Z" B+ L" |8 m- X3 I _" r
; p. g: z2 P$ W i
- l* b3 |2 N0 M1 D% y' ^. I4 m/ J! |8 h 木头人. y. s& C% o P% X+ h( b
玩法:就是几个小孩子围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三三四四,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摆个姿势就不动了,谁能坚持住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K$ j% Q! H1 }* E2 W3 } q4 |
1 H2 b5 ^$ o( g4 T" G ^
! b: g" w9 P+ B3 t5 V( ? W! S- b3 |9 h1 ~* Y M
挑棍
6 ]7 O9 j1 B/ @ 玩法: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失手者,换另一玩家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 Z/ u' `; {' U; m0 i. h3 _+ p
6 X* m M0 A' \7 o- S& O
2 q3 O% M4 D! m7 M! J* |; H4 q& ~6 h, P/ v1 j
打宝
% B( ~& d9 A ~ 玩法:也叫打面包,用烟盒或者硬纸盒做成“宝”“面包”,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打翻了别人的宝就算赢,最后看谁赢的多。& l3 D6 q- G$ U4 u
9 g* d# D! b# B( I/ i+ v$ h
2 G* D6 b( J. z* w1 @8 y
: M2 |2 Q0 R6 I: F5 J 斗蟋蟀' ~' _! _1 i/ u; F6 S5 y( J
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斗蟋玩家会花大量时间来挑选合意的蟋蟀,生蟋蟀的寿命大约为100天。到10月下旬,蟋蟀数量减少,斗蟀季节也随之过去。0 r! a" p6 H6 e% J* Z: a6 I" d
" M- k/ _0 z) ~$ ] A
! H: ^- M. J8 [- d( L5 H9 v8 _, `3 n" f% I
打水漂4 V$ V' j+ T; |& _4 s) M
经常以几人为单位在河边进行打水漂的比赛。原指用扁型瓦片,用力擦水面飞出,瓦片碰水面弹起,继续向前飞出,再碰水面弹起,再向前飞出……如是反复多次,直至瓦片落入水中。$ u) T# V% p3 q. o
- |2 W5 m; }+ c* a
9 c0 f5 m. u* i) M$ i- @% P, A& P; b2 C: z$ T
跳跳球& `: ~+ H; n; \ x; B2 s
将双脚站在踏板上,配合双脚的运动,橡皮球会带动身体上下跳动。生长期的小孩多跳多运动不仅个子会长高~而且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 R, J# W) @& a
# Q- g) R2 P3 Q6 d3 P# h6 g1 U9 [- M- p3 r1 ?# a$ d9 |
3 v9 z8 r3 L5 o8 e: j
你拍一我拍一
+ h$ _/ |! c6 a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打电话;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爬高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跳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刷油漆;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喝啤酒;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不许动。
1 D/ W8 g Z3 l; W3 t0 }. v) d/ H9 Z1 I# N
* }6 q1 k: z2 m# I
: U* R1 _1 j' ]6 { i5 z 打水仗
+ ~' ?* a+ u9 m' J* @ 小时候的河还是非常干净的,炎热的夏天放学后,大家都喜欢到河边打水仗。大家你泼我,我泼你。弄到一身湿透,回家经常被大人骂。1 [( S4 n& q7 Z: l& i+ @
# }+ j0 V; C% Q: Y6 a B# v1 s) l( O6 K) m' H
5 M0 w+ w# [4 k( ~" U, N& A3 F5 Q
打弹弓
. c3 f, }% v0 M- Z8 n 制作:可以用旱伞的伞骨做弹弓架,只是费时费力又费钱罢了。要买弹力很大的橡皮筋,就和那种变魔术似的差不多的就行。先从弹弓兜穿起,四个橡皮筋一折把折过来的橡皮筋的8个孔对齐,接着穿,以此类推做5个,把八根橡皮筋塞进弹弓肩上的圈圈里+ v6 D8 ~# s$ {. I
打弹弓射弹花样繁多:杯上打弹,打弹落蛋。3 {3 y$ b: _2 W4 q: X: e% o2 q
$ t! {9 @2 C8 m' Y0 C6 Z7 C5 V
: p7 f5 P7 ~' M) z" ]1 ]$ {7 \: s* }' t, R) G0 `& H7 G }2 l
踢毽子* B7 T4 Y3 I+ _7 S$ @. S
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
$ u) V2 L! J/ F% r0 T( P* r. F; Z' } 制作:只需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8 O' T4 \; S; Y: ~( J: x
' f- G' G8 M7 i( c* Z0 J9 c4 p
+ Y$ g5 Z+ f t; G/ I q, Z1 q" e/ s( x
9 B' @+ E/ T- D0 ~% @ 摸瞎子
9 y7 A: m8 e6 {* f+ [ 通常叫“捉迷藏”,把对方的眼睛蒙住,然后大家伙一哄而散,甚至故意给抓的人产生错觉,也是小编本人很喜欢的一项游戏。
7 p" H( J" h" }4 ~4 w3 y% ]
' m8 M: L# i# Z; K) [1 R+ N+ G( U/ V; F& i! k- e# s( t
7 c b- h( O |% X- ~1 K4 n3 n
抽陀螺
: N) C K8 i) u2 F0 F, V 用鞭子连续抽击一圆锥 抽陀螺物体,使之在平滑地面上旋转。
" ^0 u! S/ q4 W w8 P 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因那时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9 ~0 `9 q9 E# ]4 r- l
1 x- J" z5 q- G. N9 W8 @* M' b, k+ @9 i2 _) K4 }
% S% a9 O1 m5 i: H ` 拍纸画
: v6 ~$ r7 N* k 玩法:一种印着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各色人物的画片,谁拍得翻过来了,就可以得到对方的画片。
' q% w- P0 F! @0 n3 Q7 M) T% s: _' G- u }- c5 @
9 T3 [8 O1 g; c+ K+ j
0 m5 f# t, Z; `* C0 ~1 D 翻花绳
# v/ V0 G% V. o 的确是一个简易的游戏,只需要两个人,找来一根绳子,就可以随时随地玩了。它最初都由大河开始,但通过不同的翻法,最后翻出来的图案却会大不相同。有的能翻出北斗星,有的能翻出铁索桥,有的能翻出花蝴蝶,有的则能翻出大吊塔。就看你的手有多巧经验有多少啦!" C5 u' _5 E0 x$ F. ]
: t0 g9 |8 s6 U# V5 u
. Q+ T( \: ?4 i) P" T1 V
! ]6 s# m) M" H1 X, P# F, u 撞拐子0 i! M# C! L' V6 b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 r0 A& R9 w, j: g3 S)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