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20

[灌水] 江山美人如此多娇:男女择偶的科学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3 22: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来自网络,但其中有标号的注释、解读和观点均为水哥所作。
2 q1 E3 v+ ~# K1 ^& C# ?+ u! x


# g0 S7 e$ T; _6 Z' w# ~0 m

(本文受到香港中文大学张雷教授讲座的启发,部分素材参考自他的讲座,特此声明和感谢。)

& y: r/ o* \; K1 d

60岁的王石出轨了,爱上比他年轻30岁的田朴珺。田朴珺更年轻的时候演过陈果的《三更2•饺子》里富商的秘书兼婚外恋情人。片子讲的是杨千嬅扮演的富商夫人虽已人老珠黄却不甘心老公被田朴珺抢走,于是去吃死婴肉包的饺子来回春。

5 y% o3 a+ \' D. y

2007220231057.8684763.jpg


3 A& ?' T  y' Q1 W

片子里杨千嬅有这样一段台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男人20岁的时候喜欢20岁的女人,男人30岁的时候喜欢20岁的女人,男人40岁的时候喜欢20岁的女人,男人50岁的时候还是喜欢20岁的女人。”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段无限哀怨的台词像是提前若干年帮王石夫人道出了心声,更是道出了男性与女性之间延续了万年以上的性别战争——男人眼中永远是20岁的女人最美,这其实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


: ?( y% t* i( F0 [% L+ o% Y: r5 N* g) j) A7 W5 R- _

进化:看谁生得多


  Z7 B' \; R5 {! E$ a

心理学中近二十余年来兴起一门叫“进化心理学”的分支,认为人的心理机制跟人的很多生理结构一样,是“适者生存”的产物。人的心理机制,要么是进化过程中直接有助于我们祖先的繁衍的,要么就是进化过程的副产品。

* [! H# T1 ?: V4 \& L# K% y& k7 M

一句话,达尔文的进化论里用来解释人生理结构如何进化的那些道理,用在“心理”的进化上,也完全成立。我们的心理机制,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被选择出来的。

- @. H2 ?. e. I. h0 m

进化论的原理,用一句话粗暴的概括就是:只有那些对后代生存率有帮助(有提升)的基因才可能被选择而生存下来。


# F; B% x% C* r9 Q% i! H, T9 l

简单解释一下:


1 c! U$ H. o3 ^. A0 k  f

有人说,由于现代人越来越仰仗于电脑,所以人类进化的方向是手指越来越长(便于敲键盘?),眼越来越大(便于看屏幕?),脑袋越来越大(便于编程?)——听上去,人类最终会进化成一副ET的德性。


; K" t6 Z" r% ~- C

153518.83102214.jpg


4 t4 c: q8 c% x( x* i/ P; i

但这种预测跟达尔文的进化论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反而特别像是那个当年被达尔文进化论取代的“用进废退”理论。

6 S0 g7 V) u0 X% `. k" E7 k0 u( |

“用进废退”理论是说,祖先越频繁使用某个器官,那个器官在后代里就越发达。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是这么解释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会那么长的。她说长颈鹿的祖先脖子本来不是那么长,后来因为环境变了,矮的树叶没有了,只有高的地方还有树叶吃,于是长颈鹿的祖先们就拼命伸长了脖子去吃高的树叶,久而久之,长颈鹿的脖子就变得越来越长了。——虽然完全是错的,但当年这位老师要向着一群流着鼻涕的小屁孩解释进化论,这也真难为她了。

2 I! e( {. `# ~* F- r6 k! s

短颈鹿之所以能进化成长颈鹿,只是因为当年短颈鹿群体中本来就有那么一小撮脖子长一点的怪胎(基因突变导致的,没什么特定原因导致),他们因为能吃到更多高一点的树叶而能生下更多的孩子(有营养,生得多)。


# E% x9 s, ^' q9 q  z" L

而它们的孩子因为继承了父辈的基因,所以也是长脖子,而且他们跟别的短脖子孩子相比,也因为能吃到更多树叶而存活得更多(有营养,存活的多)。


- Q) D& v. J6 R" i% V

于是,由于怪胎家族生得多、存活的多,到了他们这第二代,怪胎在群体中的比例就变多了。如果这种生得多、存活的多的优势能一代一代的保存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短脖子鹿的后代相对越来越少直到灭绝,而长脖子怪胎的后代越来越多直到整个种群只留下长脖子怪胎的后代。于是,短颈鹿就进化成了长颈鹿。

: l8 P) w* M+ H. K; \+ L

下面这个表是说,如果长脖子怪胎的繁殖和生存能力是正常短脖子鹿的两倍,那么只需要到第三代,它们的数量的比例就从10:1变成了10:4。长脖子怪胎在种群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如果这种优势再保持几代,正常短脖子鹿就少得可怜了。


% G3 y' [; E0 e1 g& g
9 f3 J% ?' k, L2 S: t9 A1 P
8 \3 G' V$ e% [: S

正常短脖子鹿

长脖子怪胎鹿

第一代

100只

10只

第二代

100只活到成年

20只活到成年

第三代

100只活到成年

40只活到成年

2 s0 q4 N/ u$ t7 F* q
- m! k* |6 Q: c2 U) Y8 l. B/ d, I, W

所以进化出长颈鹿的原因不是短脖子的鹿努力拉长了脖子,而是短脖子鹿的后代都不幸死绝了。


$ D+ }$ e) J3 T% K! T

154032.75510589.jpg


9 t$ ^1 @2 {' n) j( }- e# O% k3 C

现在回过头去看人类是否真的会进化成E.T.那副尊容,只要看手指长、眼睛大、脑袋大的怪胎是否比其他那些手指短、眼睛小、脑袋不那么大的人能生养更多的孩子就可以了。

; D3 i" p" W: e1 d/ p. f

比如说,如果手指长、眼睛大、脑袋大的人平均都生养四个孩子,而其他人平均只生养两个,那么恭喜人类,只要这种相对优势持续很多代,那人类就真的会变成E.T.。反过来,如果手指长、眼睛大、脑袋大的人平均生养的孩子数量跟其他人没什么差别,那么就很遗憾,人类再怎么努力地干瞪眼,他们的后代也只能是小眼睛。

5 x6 U' r; Z7 s! f: b

一句话,看人类是否往一个方向进化,只要看拥有那个特征的人是否比没有这个特征的人更能生。比如有研究就发现,人类正在往越来越漂亮的方向进化,因为调查表明美女比长相一般的女性生育率更高。


: _+ x' C' ?, A" ^

再比如有研究发现,欧洲人在过去几百年间智商下降了十多点,原因就在于在欧洲,越是聪明的精英阶层越生的少,于是几百年下来,聪明人的后代在人群中的相对数量就变少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把evolution这个词翻译成“进化”是错的,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演化”。因为演化是没有方向的,并不一定是越变越好。在三俗喜剧片《进化危机》【1】(Evolution)(很好看)里,一颗陨石坠落到亚利桑那州的荒漠中,在它撞击形成的溶洞内,外星生物飞速进化,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类鸟类到灵长类……。但,这个设定是有问题的,演化【2】根本就没有方向。


3 B9 h+ d; g  p. [

20031120214527.5220068.jpg

2 V% e3 @, Q1 L. Z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我们人类的祖先,在人类进化早期的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那些不能适应环境要求的特征很容易就因为难以生养后代而灭绝了,只有那些适应当时环境下的生存和繁衍问题的特征才能保存下来。

3 g. T) v+ ~# w' L7 C

【1】【水哥分享】进化[Evolution] 大卫·杜楚尼(X档案) 主演科幻喜剧片 http://bbs.swjtu.com/forum.php?m ... d=46440&fromuid=864

【2】“演化”这个词很贴切,这个词屏蔽了褒义和贬义(一般来讲,“进化”是一个褒义词,相对的是“退化”),指出生物形态变化的多样性不是定向的,保持多样性是生物发展的动力
$ m8 _( c  H' g5 u. L! `( P9 y! i7 O) ]4 a0 {3 T! J* M


! c. a* B7 f7 L: l& b

而在“进化心理学”看来,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也是一样的,现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在人类进化的早期大多是适应当时的生存和繁衍问题的。


4 I: x$ B1 `* Y' z1 h" N, |" W; J9 t# W1 ?) q+ r  [" g

滞后


$ I8 P7 F8 P  k/ f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是适应当下的环境,而是适应人类进化的早期环境呢?

( ?2 _  q  I3 I) k

因为这里有一个进化慢于环境变化的滞后效应。环境变化是因,在前,进化是果,在后。而且通常只有在环境选择的压力稳定地作用很长的时间(很多代),一个特征才能被进化出来。所以当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时,我们基因是来不及短时间内跟着改变的。

# z6 [5 [) R/ B% ~

这个滞后效应非常重要,说它是进化心理学的基石也不为过。

7 e% z* W# @7 v' Q

滞后效应被进化心理学祖宗巴斯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人类其实是携带着远古的大脑,但是却生活在充满了新颖文化刺激的现代环境当中。”

- b8 O3 b+ v6 ^' x- w; F6 b

这就是当代两性关系中很多冲突的根源:当前的婚姻择偶环境已经与人类进化早期存在差别巨大,但我们的基因以及由它决定的择偶心理机制却无法完全同步地改变。

+ b" y" `( o# `, Q+ P

我们是我们身体里滞后于环境变化的基因的奴隶。

* L5 H. ~+ T5 }( g

所以当代人类的性选择偏好,是用来帮助我们的祖先寻找能生得更多、生得更好的配偶的【3】。

8 e1 Y, F" n0 W6 y# ?# M

【3】这种解释放在“以胖为美”的唐朝可能更容易让人理解
, W  d  h% @+ T# ]2 g


( M0 `, F' R( ~* m, q1 \' X$ q. ]

那么,怎样的配偶能生得更多、生得更好呢?

) {3 J) X- x) r7 ]2 M

答案其实全国人民都知道:

" i' C8 E6 p" y7 X

高富帅白富美


6 C3 r# g) _3 j. i& L. n; x! a: L7 L: Z

2 A/ C7 W! a& T, z( N4 G4 O, t# I1 C5 J7 Q

谨慎的女人篇


$ `  A; I- i0 B

- O( R* x3 S- ]6 Y3 P

所有择偶偏好中最核心的一种是好基因(good gene)偏好。人类繁衍下一代时,自己这一半的基因是没法选择了,但是如果自己配偶的基因足够好,那么自己后代的生存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男女择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找到一个基因足够好的配偶。

# M' y" ?9 P$ t7 H% q" E( |0 c

在经常被忽视的神作《千钧一发》(Gattaca)【4】里,“找配偶等于找好基因”这一原则被无比直白地演绎了出来。在基因技术高度发达的设定下,女主角直接搜集了男主角的毛发去做基因检测,以此作为择偶的重要参照。在这部片子里,由于技术的发达,基因的优劣是一目了然的。

" p7 R/ r' L. I" p% B+ P) E8 H

121337.28966180.jpg

. _+ f8 t0 o4 d3 k! v

【4】【水哥分享】《千钧一发》IMDB高分剧情科幻大片http://bbs.swjt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670&fromuid=864: [! h: ~6 \5 X) L, _5 T' S+ x

7 a% @7 [  Y; h* {  X: Y

这可真是可以把《非诚勿扰》之类的相亲节目秒杀掉的牛X技术。可是,如此洋气的基因检测技术我们的祖先可没有啊!我们的祖祖祖祖……祖奶奶可没有这样的基因技术帮忙告诉他那个祖祖祖祖……祖爷爷的基因到底好不好。

- C# w3 p+ G, W: _( Y4 O# T

于是,我们的祖祖祖祖……祖奶奶就只好曲线救国了。曲线救国的方法是:既然不能直接看到基因,那就看“好基因”的线索。好的基因在人的身体和行为上都是有相对应的表现的。那些偶然进化出对这些身体和行为上的“好基因”线索有偏好的女性祖先,就拥有了后代的生存优势,现代女性都是她们的后代。

: T5 n' D" D; V% F9 h& a3 z2 t) Q. u

那么男性祖先身上的哪些特质是“好基因”的线索呢?

9 K* q4 }9 f( r/ [- t' J9 z: A

女性这边是要挑选男性的好基因,男性那边自然也要向女性“展示”自己有好基因。展示的方式有两种:


' \4 @  {7 R  p+ b* v* v

第一种是性别内竞争。也就是一个地盘里的雄性在发情期时先相互PK,最后的总冠军“赢者通吃”,占有地盘内的所有女性。这种展示策略背后的逻辑是:“既然我比其他雄性都强壮,我的基因就是最好的。”


) i* k7 e) Z  p

鹿角和胖海狮

2 y! _8 p# k/ d( d  ~

不少雄性哺乳动物都是采用这种性别内竞争的展示策略。典型的比如鹿,雄鹿头上发达的鹿角在对抗天敌啊、自卫啊那些事情上是毫无用处的,它唯一的用处就是在发情期时揍其他雄鹿,鹿角是用来揍别的雄鹿的专用利器。


% ?3 x8 U7 C: p

155259.96178665.jpg

4 S. s5 R- O/ A3 ]% ^1 A, B0 G8 L

其实这种性别内竞争的一大结果就是使得雄性进化出这种专门用来对付别的雄性的“武器”(weapon)。在某些物种中,如果只有这一种进化压力,那结果就是“武器”进化得越来越庞大。比如已经灭绝了的爱尔兰麋鹿,它的雄性鹿角宽达几米。科学家推测它们灭绝的原因就是由于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恶化,在被迫迁徙的途中由于雄鹿不堪鹿角重负而死亡。可见,很多时候“武器”并非是有直接的生存优势的,它甚至会成为负担。


" K; A; s9 ?1 u9 q

155320.93279900.jpg


4 E1 j! k, G8 C4 M  Y

鹿角算是比较醒目的一种“武器”了。更常见的武器其实是雄性的庞大体型。比如海象,每到发情期,雄海象都会在海滩上用粗脖子互撞,最能撞的那个赢者通吃。显然,体重越大撞击力就越沉,于是在这个进化压力下,雄海象的体重进化成了雌海象的五倍。

$ O9 {" H# n2 H9 y& z8 G- y

155545.30438793.jpg


  E! m2 }& l  e3 G

其实在“展示策略”和雄性体重之间的确有这样一个关联:严格采用“赢者通吃”策略的物种,雄性体型都会远远大于雌性,而严格采用“一夫一妻”策略的(后面再讲),雌雄体型基本一样大,比如很多鸟类。


3 m  d# q- B! Y; S2 [

高个男

! N  M0 V" ?9 r" m( c* H0 K; X7 ?

而人类的男女体型差别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男性体型略大于女性。从这里可以反推,在人类进化早期,人类男性至少曾部分采用过这种性别内竞争然后赢者通吃的展示策略。因此男性的体型进化得比女性更庞大。反过来,那些偶然进化出对这种“体型高大”的线索偏好的女性也就更容易“锁定”好基因从而拥有更多更好的后代。


. e* y$ l! Z- N3 X1 A

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研究表明在人类进化的早期环境中,其实高大体型并不直接拥有生存优势。因为男性的高大体型很可能不是直接用来解决生存问题,而是用来揍别的男人的。


1 g9 Q/ G) r- w, d- l- h$ V

155706.88022083.jpg


+ G" n% r- b+ U* t9 u

这也就可以帮我们理解为什么像《蛮王柯南》里的施瓦辛格这样体型壮硕的肌肉男相对来说总是显得比较有雄性魅力一点的,在女性观众眼里,那一条条界限分明的发达肌肉简直就是一条条好基因啊!

5 ]! b+ S1 g) o1 F* t; ~' o

155718.48628758.jpg


) b! w4 l, _$ o! q$ J$ B

所以,在我看来,方舟子对韩寒的身高问题死缠烂打、广大男性八卦爱好者搜索黄晓明拍戏时垫砖的视频,这些事情背后的心理,其实都挺三俗的。


* o8 i9 I, R. {8 D: G

160844.92303101.jpg


; Q: Y4 ?6 z9 d0 q. B/ u6 ^9 f

在各种以女性为目标观众的浪漫爱情片里,男主角当然是高帅富最好,如果编导不追求男主角完美,那片子里的男主角往往可以穷、可以丑、可以是大鼻子情圣、可以老、甚至可以懦弱,但是绝对不能比女主角矮!

$ ]& [" w7 E$ Z2 c3 F, l+ |

《生活大爆炸》【5】是怎么回事呢?Lenard不就比Penny矮吗?好吧,你以为女性观众是把片子当浪漫爱情片看的吗?说Lenard和Sheldon能唤起女观众的母性还差不多。

【5】【水哥分享】爆笑美剧 生活大爆炸/天才也性感 6季全 http://bbs.swjtu.com/forum.php?m ... d=56953&fromuid=8643 ^' K* O" _0 s0 e
1 G: h- `$ r* q  d, ?


. i- }6 `# J% J0 |1 u  Z

161552.59347174.jpg


! a4 C5 D' u) Q$ ^/ C
4 b/ O4 P- j6 y! c/ h7 [, a2 I6 B" ?& W

/ o' [0 g! H# n! q/ D. D

“富”比较复杂一点,稍后再说。先说“帅”。

$ O% x+ K5 @# C: g( _  }2 y. T

对称脸

8 _8 k/ e6 v8 E0 ]

“好基因”的线索不光是“高”,还有很多线索比高更加直白,比如“帅”。帅的标准五花八门,型男猛男萌男各入花眼,不过有一个标准却基本上是通行的——左右脸对称【6】。比如下图中中间那幅是刚退役的大帅哥贝克汉姆的脸,左右各是他两半左脸和两半右脸拼接成的。三张照片基本没有太大不同,说明大帅哥的脸相当地对称。

【6】这个观点与近年来有的研究并不相符,有科学家提出人的左右脸不对称反而更美,并放出了几个女星左右脸被PS对称后的图片做参考,相比之下对称后反而不美了。
7 M; e$ P1 s2 J+ N9 W. c

& N; J* W" c$ W: b8 ?# `/ Q

161733.47118170.jpg


0 Z. u! E6 U5 r8 z1 L! F! u

当一张对称的脸和一张歪瓜裂枣的脸摆在一起时,我们本能地觉得左右对称的脸比较帅。这其实仍然是进化而来的对“好基因”线索的偏好,因为对称均匀的骨架意味着这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过多少寄生虫、病原体和毒素的侵害,这是基因有较强的抗病性的指标。


+ N* S3 T& I2 j2 p$ G; u2 g' Q  o: ^9 X( n4 D7 j* D2 q* M5 y

孔雀尾巴

0 q* }' i: h4 F

当然,“帅”也不总是这么直白,有时候帅里面也包含着一些拐弯抹角的内涵的(咳..)。这就涉及到男性第二种“展示策略”——不是性内竞争,而是直接展示给女性看自己的基因有多好。


9 i  e, t  E! E7 W  r( T

性内竞争演化出“武器”,而对异性直接展示自己好基因的策略则让雄性进化出了“装饰品”(ornament)。


) z0 x5 S3 t+ s. x- e* U" g) O

最典型的装饰品就是雄孔雀的尾巴。

- T- h$ f4 X. v- L# X3 G

162325.21498085.jpg

5 b' P+ @# G- E4 `

雄孔雀的尾巴基本上除了在发情期展示给雌孔雀看(雌孔雀会根据尾巴的漂亮程度选男朋友)之外,没有任何直接的生存价值。甚至,这样一条尾巴对雄孔雀的生存是有害的【7】。因为要长这么一条五颜六色的尾巴首先当然是要花费大量的能量,这显然是对生存不利的;其次五颜六色的尾巴无疑是将自己暴露在天敌面前成了最容易被发现的活靶子,这显然也是对生存极端不利的。

6 J7 V" U$ Z5 _1 m5 `

【7】这个问题国外的动物学家专门进行过研究,并指出艳丽尾巴的孔雀所生的后代更加健康。因此当代的不利却造就了下一代的健康。


; X6 G0 A$ H5 ]$ u% u% z$ P: e" C' {

问题就,为什么雌孔雀偏偏喜欢这样“长得不要命”的男朋友呢?

' v( [: j+ b, `* F5 P2 W

雄孔雀的逻辑是这样的:

+ @9 @7 O+ S0 V7 J9 k3 Q

“你看,我这么容易死,我都没死成,我不是最强谁最强?!”

“我既然长了这一个对我这么有害的东西都能活得好好的,那就说明我的基因一定是最好的。”


& w- v+ Y5 I) c9 l

不得不说,这是很贱的逻辑。


, ~, L% @) {$ ~7 e& ?' v

残废的螃蟹

# R/ F3 y. n! {; p% P9 M  i' N

可奇怪的是,除了雄孔雀,用这种贱逻辑来追女朋友的物种还有很多,比如招潮蟹。

- O& q+ K6 t. a

162529.32732080.jpg

3 h+ \, U6 J" g' t. Q2 O( H

这是雄性招潮蟹的图片。他不是没有左爪,而是左爪大小正常,被大得畸形的右爪挡住了。所有雄性招潮蟹都是这副模样的。别以为这只庞大的右手给雄蟹带来了强大的战斗力,完全不是。这只右手其实是残废的。大家都知道正常的螃蟹吃东西是两只爪子轮流往嘴里喂东西的,但雄性招潮蟹的右爪因为太大而完全失去了这个功能,所以它们只好靠单手吃饭!


# I8 P( H" X' ^4 t

这只残废的右爪唯一的功能是这样的:在求偶期,雄性招潮蟹爬到海滩上,找一块石头爬上去,然后在石头上使劲敲这只爪子。敲的声音越响越脆的雄蟹最受雌蟹青睐。

2 c0 T# h3 `8 I8 Y: x) W

为了找女朋友,残废就残废吧!


$ g9 W# G. l5 s

那么,人类男性身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装饰品呢?也是有的。根据装饰品的定义,凡是男性身上有一些直接看来对生存有害、但在女性眼中又显得特别有魅力的特质很可能就是装饰品,跟孔雀的尾巴是一样的道理。【8】


$ [0 h% H% ~/ j3 A" W

【8】人类肉身上貌似没有这样的装饰品
) t% b7 @/ U3 B1 ^0 o* {

! C, f4 Y' @; ^0 `

低嗓音

6 S5 x' I% Y# d- V% d: n7 J; f

有一个古怪的装饰品可能是人类男性的低嗓音。


( q/ |- z1 R) D4 ]; C

人类男性的嗓音普遍低于女性。而且不少实验表明,女性觉得低嗓音的男性更有魅力。

! M0 ?5 o6 l8 W! T" _

比如,如果我们把贝克汉姆跟张涵予放在一起,光看长相,估计女性朋友大多选小贝,但如果一开口,小贝的太监嗓就很不占优势了,张涵予极富磁性的低嗓音应该是完胜。大家应该记得《风声》里张涵予亮了几句《空城计》吧?相当地惊艳。这种嗓音在现实中也是很受女性欢迎的。

2 x' q4 R1 |7 i* u+ h' F

200951110644.91039857.jpg


& k* c, m, K/ t* o

很多广告作品也愿意选择这种低沉磁性的男嗓音来配音。例如著名的松下电器广告中最后Logo呈现时那一句“Panasonic”,就是特意用电脑合成的完美磁性男嗓音。


, J7 s" @! `$ @0 B

但问题是,难道低嗓音对男性的生存是有害的吗?也许还真有可能是有害的。因为,低嗓音的男性吃东西时比较容易被噎死……


% `, a# l! q. j- r! P

所以这就构成了装饰品的逻辑:“你看,我这么容易被噎死却还活得好好的,你看我的基因有多好。”太贱了。


" X) n# M  U. I5 \

(当然,关于低嗓音的魅力问题,似乎还没有定论。因为也有研究表明低嗓音其实是雄性体型庞大的一种线索。)

3 d  C) _( Y4 I2 J! v2 B/ I
7 I& F9 C$ z3 N/ p

爱冒险


9 l0 H: P$ u' ~5 I1 U

还有很多行为模式上的装饰品。例如男人的“爱冒险”。


& ~6 B" o1 P+ j0 O  o2 `$ X

通常来说男性有更强的冒险精神。而且往往爱冒险的男性是更加有性魅力的。把我——整天“家里蹲”的宅男——跟王石——登山爱好者——放在一起,多数女性一定会选王石。007、印第安纳琼斯这些角色,越是出生入死魅力值也就越高涨。跟我们自己的电影相比,好莱坞电影里这样的倾向似乎更明显一些。


# X  p2 }7 ~: M9 Z, c$ j8 k

031409.89968219.jpg


0 o7 T" o0 v. t0 v3 t

但是直接来看,冒险精神对于生存是有害的。王石出事故死的几率肯定远大于我。可是,这又很神奇地构成了装饰品的逻辑:“我这么爱把自己置于生死之地而活得好好的,所以我最牛。”这叫置之死地而后拥美人入怀。

) B6 W. d% ^  j* X& h

把这一点和“高”结合在一起,大致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了。


# r- W, m7 i* [6 e+ M8 W' k) ^& z0 i( a

艺术男


+ W* s6 ~& a- m8 f, F

男性身上另一个很可能是装饰品的特质是“艺术特质”。


) E! y3 D; s7 R7 {

在近几个世纪以前,人类的艺术活动多是被男性垄断的。艺术非常地费时费力费脑,在近几个世纪以前又很难直接带来收入以支持生存。但奇怪的是,有艺术气质的男性一般是比较有性魅力的。比如在《午夜巴塞罗那》里,两个美国傻妞在热情开放的西班牙遇上了充满艺术魅力的男画家,然后自然就万劫不复了(美国女人到欧洲的必然宿命)。其中那个更封建保守一点儿的美国傻妞一开始还能坚守防线,直到有一回画家带她去听一场solo,艺术值顷刻爆表,于是美国傻妞也就只好乖乖缴械了。


0 r* t- g6 |, @& f" ?9 E/ h

200886104411.54722786.jpg

: Z9 i5 D/ q, c! e3 [7 X
: g. d# [; G0 g3 F' m& ]

所以说玩艺术可能也是人类男性的装饰品。


" L3 }+ n9 M4 Y' ]* j

艺术和审美起源于择偶,这是有不少依据的。比如,艺术并非人类特有。澳大利亚有一种园丁鸟就很能玩艺术。在求偶期,雄园丁鸟会用树枝搭出一个建筑(不是窝,毫无使用价值),然后用各种色彩夺目的花果甚至塑料瓶盖来装饰这个建筑。而雌鸟就会来考察这个建筑。如果足够漂亮,就与雄鸟结合,如果嫌丑,就继续考察别的雄鸟的作品。

4 q. u2 v0 k% ~8 C( x8 L

163445.83971030.jpg

$ h$ R, I' I! r8 y$ l

163457.72340341.jpg

(这不是艺术是什么?)


9 u6 W' M. g/ {/ `: b5 V4 R0 Z0 ?" o+ y6 O

科学男


, G* K) c; Y" B3 Q  f# E

与艺术十分相似的是科学。科学也是长期被男性垄断,耗费大量精力和脑力又不能直接带来生存优势(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有所改变)。因此玩科学可能也是人类男性的装饰品。

4 B0 U8 i, A; i+ g

可以证明科学是装饰品的证据是男性科学家的职业生涯规律。

6 ]+ q  O* A' i* @' e

一般来说,男性科学家在20-30岁时达到科学创造力的顶峰,之后的走势就要看他是否结婚了。如果他一辈子单身,那么他的科学创造力随着年龄缓慢下降;如果他“不幸”结婚了,那么科学创造力会显著地滑坡,因为用玩科学来向女性展示自己好基因的动力消失了;如果他更不幸地有了孩子,那么科学创造力就是大跳水了,因为这时连展示自己好基因的目的——繁衍都已经达到了,还展示个什么劲呢?

; N9 g# N+ @5 M/ }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遇到的很多顶尖科学家还真的要么是单身要么是不要孩子的。而我自己,一个30岁出头的科研工作者,已婚,且即将要孩子,可以预见,我学术生涯的前景将会是十分黯淡的……

% n  j6 t3 v) D4 R4 i/ J

大概有人会问,如果说科学家应该是很有性魅力的,那为什么《IT狂人》和《生活大爆炸》里那些nerds看上去还是那么可笑呢?


" r3 h& D7 `0 e, ~* u8 f4 X

150439.50144345.jpg

5 h+ \* u" Z% w) |, w2 E

这是因为《IT狂人》和《生活大爆炸》里,高智商和科学其实都只是幌子,真正的被表现地其实是nerds奇葩的性格和接近零的情商。这些作品其实跟科学并没有太多关系。就算有,那高智商带来的加分也被奇葩性格和零情商给抹平了。


3 y% {7 ^% [: j6 y9 z% c( G+ I8 U# u$ ^9 \

% m/ h3 U. s5 y1 h4 u


  g) n! N  C9 t+ w

再看“富”。


- p" y; x4 b4 J* o/ T1 q% a

《饺子》里杨千嬅抱怨男人永远只爱20岁的少女,现实中的男屌丝们则是抱怨自己的女神最后都被有钱多金的中年大叔领走了。就算追的不是女神,那你最起码也得有车有房用iphone吧?

2 T: V% O* O, g" U2 u

那女性是不是真的有爱富男人的本能呢?不得不说,有,而且是进化而来的。有点离奇的是,这其实是人类进化为直立行走而导致的结果。


/ c& u4 t" \; @7 x
+ |1 p' [: }8 z5 S7 M+ g4 ]

直立行走的代价


2 j6 Q* R/ ]! n9 \- \* W

人类进化成直立行走付出了很多代价,比如人的膝盖和脊椎特别容易受伤,而其中最惨重的代价恐怕就是女人的生产困难了。人类的骨盆为了适应直立行走而进化成了是锥形,上宽下窄,于是生产时胎儿通过骨盆就变得特别困难。


+ j4 n, q  t/ m! {( r% `

163931.21217896.jpg


# Q/ B8 c) D2 d0 q
8 @5 E! {1 d- @7 _9 D4 l

人类为此进化出来的对策就是“早产”,让胎儿大脑未发育成熟时就出生,以通过骨盆。所以其实所有的人类婴儿都是早产出来的。也正因为早产,人类孩子在出生后需要被抚养的时间就特别长。小马出生后几个小时就能跑了,而人类孩子就算再彪悍,没个若干年的抚养可能也很难独自生存。


8 M/ n/ ?' y& a; u. q) m

哺乳动物相对于其他动物,两性本来就非常不公平。雄性一辈子能产生的精子数量几乎无限,怀孕的负担又是在雌性身上,于是雄性将基因流传下去的代价非常小,完全可以搞大雌性肚子后拍屁股走人;而雌性如果不将自己生出来的数量有限的孩子抚养者长大,自己的基因就流传不下去。于是雌性就不得不承担抚养后代的义务,成了倒霉蛋。而人类女性由于生产困难和特别长的抚养期,就成了最倒霉的倒霉蛋。


' ~  F+ c5 m, }; X; C2 Y+ W+ b' C& ?9 c8 y% n

资源提供者


* P+ s" |1 I; |$ @; ~' Y

但是,人类女性可不会这么自认倒霉,于是就进化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策略来对抗倒霉蛋的命运。


! H9 W! z7 x4 i% y5 |

由于男性有对自己的孩子完全不负任何养育责任、不给孩子提供任何生存资源的倾向,于是那些女性就演化出了对“生存资源提供者”的偏好。


0 R1 g8 k3 w- k" W- i) C

谁为我的孩子提供生存资源,谁就有资格成为孩子他爹。在一堆不负责的父亲里,可以或者有潜力可以为孩子提供生存资源的父亲会脱颖而出。


; [9 Q. D6 w! [! ?1 Y& R

为孩子提供生存资源这件事,得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能”,第二是“愿意”。

% Q0 E9 F# d' T% j

; y# x9 j8 z. f7 p

大叔控


4 i! P7 [! T: Q1 w9 G- S# q

只有手里握有资源才有可能为你的孩子提供资源,所以原始社会里家里猎物多的男性、现代社会里家里财富多的男性自然就会被女性贴上“资源提供者”的标签而受到青睐。而且,通常财富总与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长的年龄相联系,于是女性也就衍生出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长的年龄的偏好,因为它们是“资源提供者”的线索。

/ U+ O8 [3 K' L- X0 ]

这就是“大叔控”背后的心理基础。

9 L9 |* U0 S4 e2 b. b! S

《蜗居》中的宋思明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符合“资源提供者”形象的大叔,年纪较长、社会地位高、多金。所以这个角色并非以完全负面的形象出现就当然是有观众的心理基础作配合的了。


$ R  q" b; Z& q! M

184501.68347699.jpg

! E0 \! U+ W& b( h4 g

这也就是女性所谓“爱富”的心理根源。可是这里并没有任何道德问题,无所谓高尚与否。在进化的历程里只有生存,没有道德!一切都只是繁衍的策略而已。

! z% B1 T3 k8 ^: j

% t: H# {+ N4 I- l' U: T$ E, m/ {% n; T/ q


  f7 g" w/ E1 i% V

女性在选择资源提供者时,光是男性有实力“能”提供资源还不够,如果他不“愿意”给呢?

. b# o! ?( r- p$ T3 B/ l( |' i

野猪与好父亲


8 I  U( P& L% T

假设有两个男人供选择。一个男人很富有,每个月能打10头野猪,但是他有10个情人,每月分给你和你的孩子1头,而另一个男人相对来说穷的多,每个月只能打2头野猪,但是他对你很忠心,两只野猪都给了你和你孩子。这时显然选后面这位忠诚的穷男人才是更划算、更明智的。


) z4 Q. _* c2 k

而进化的结果恰是如此。这就是“高富帅”还不能概括的“忠”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但是也不意味着好男人就完全没有市场。正像《x战警2》里Jean Grey跟金刚狼说的:“女孩子会跟坏男人约会,然后跟好男人回家”。这就是女性的“好父亲”偏好。Jean Grey会跟金刚狼调情,但更有可能成为好父亲的镭射眼才是她的归宿。


' N0 N& x% D' X

20063179328.1276815.jpg


$ K" ?: z" b7 C: d$ t  E0 F

在有实力“能”提供资源和“愿意”提供多少资源之间,女性会做权衡。所以一个男人即便在提供资源的硬实力上不济,但他如果能向女性充分表现出自己将来会是一个愿意为孩子提供资源的“好父亲”,他就会因此大幅提升软实力。屌丝们还是有希望的。

9 G& s8 X+ W4 p0 M) D

能不能真正成为好父亲是未来的事,在择偶时不可直接观察,于是同样地,女性就发展出对一系列与“好父亲”相关的线索的偏好,例如这个男人是不是可靠、是不是有亲和力、是不是愿意与孩子积极互动。

& p1 |; U' ^' ~  _; A1 f

丘比特娃娃

& L( }9 J' `0 H

比如当一个男人表现得能与小盆友积极互动时,他在女性眼中的性魅力是会直线上升的。其实这种感觉还会泛化。人身上有一种“丘比特娃娃效应”,任何长得跟丘比特那样有婴儿特质的东西都会诱发我们“哇,好可爱啊”的感情。比如那些眼睛水汪汪的小猫小狗什么的。

; W6 I0 u/ C& P: ~! Q9 V4 q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非诚勿扰》里某些老谋深算的男嘉宾总是会在VCR里加上一段自己跟宠物互动的画面,哪怕狗狗都不真是他自己养的。一旦加上这样的画面,他在女嘉宾眼中的性魅力是会得到提升的。


' P( }$ a, j  d% S4 G

185333.88953341.jpg

' I2 L+ L$ a5 `

  w9 f; f1 W2 ~% g

疯狂的钻石


. R6 P0 x) W: v

有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难跟“好父亲”偏好联系起来的是女性对浪漫的渴望。

% f# k0 X! ]3 _* [- V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所谓的浪漫都有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比如买一颗钻石给女人,和买跟这颗钻石价值完全一样的生活用品(哪怕是包包)送给女人,引起的女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钻石可以引起类似浪漫的感觉。

. a! {; a; M# m- S% O6 i( U

两者之所以有差别,原因在于浪漫的事必须要符合两个特征:一:要么极度费时费力(比如召集全班男生在女神楼下摆出一个心形帮你表白),要么极度费钱(送钻石);二、它必须毫无实际价值!【9】

6 ^* F; }( v- E

【9】这里解释为毫无实际用途应该更准确。
( M0 O0 o: O3 I- X  h1 v


& [* d  N. h1 c1 k

浪漫背后的逻辑是:“你都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为我做这种一点实际价值都没有的事(买一点实际价值都没有的珠宝),那么你以后为我和我的孩子做有实际价值的事就更不在话下了。”

# d: P6 R# `: b. a3 M, R

所以爱浪漫完全就是好父亲偏好的变种。


+ D0 U2 J4 l1 p/ A

这也就是疯狂钻石的秘密。什么钻石恒久远、什么钻石还会升值?扯球吧。钻石之所以能成为定情信物,原因就在于它又贵又毫无价值!【10】


  q) g# U/ a9 }% M) {

【10】现在出现了送零食追妹子的案例,实用主义也可以泡妞/ _: k& v/ @, }3 a; @

1 M2 W" v  H7 f8 p" F

. E& n' \( }  o
; G+ a& x% N0 E0 j2 d3 S' ^6 x4 E8 P; U( ~( m# c" {

高富帅忠”,这就是女性的择偶策略。总的来看,由于女性繁衍后代的代价很大,所以女性的择偶策略相对来讲是十分谨慎的,可以概括为“求质多过求量”。

9 R, H! M* ?- G5 ^

& o9 f  q! W! o; _% b
- ]8 e. F# T9 j% I
; D4 I" ~9 z! R8 N* r
7 x$ A0 @, F+ L! |: i% E- S

好色的男人篇


: w: A2 X" @! s2 h
9 l2 a, B8 D) d: ]9 J

相比之下,男性的择偶策略可就开放得多了。前面说过,男性传播基因的代价与女性相比极小,不需要十月怀胎,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不付抚养责任,所以男性择偶时的原则是“求量多过求质”。


& r( k( o( j" ~0 f1 d6 H

于是男性有与尽可能多的女性发生性关系的本能。有一项实验是这么做的:研究者派出一个帅哥助手和一个美女助手在大学校园里搭讪,开门见山地问陌生的异性愿不愿意与自己ONS?结果大部分被问的女性都拒绝,而大部分被问的男性都欣然应允。

3 l6 Z& C/ W8 ?9 c' S' G8 {! G

一句话,十个男人九个好色,还有一个好男色。

0 i) J1 z8 `% u- F& t

男人如此钟情于与潜在的异性发生关系,以至于男人总是对那些本来有可能却最终没能成功发生关系的女性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有的就成了烦扰一辈子的遗憾。


7 `2 z- r. U7 P0 `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 `' D% _8 s5 C5 }

20042172821.5540059.jpg


& Z* R2 w" O* ]# j: d8 D

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最后,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赵敏)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好狠!金庸自己心中大概也有这样的耿耿于怀吧?


2 O6 m* `/ z  D8 P% O

201239.85055125.jpg


6 D' c6 o: D# K2 V. A% j$ w9 \

可是,尽管男性总是会表现出一副来者不拒的贱样,当两个女性摆在面前比较时,他还是很容易对其中的美女产生更强的偏好的。这是因为,男人眼中女人的“美”,其实也是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进化出来的、对女性较优秀的基因或较强生殖能力的线索的偏好。事实就是这样的——美女通常都有更健康的基因或更强的生殖能力。【11】

, ]5 ?: D7 x. A) r' l

【11】这个解释不一定对,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审美和辨识基因好坏并无直接关联。一个身高170,体重85的“美女”其健康程度不一定比同身高但体重是120的女子好。
! h% N% k' T% u" J# E. b


" y/ _& {& }# ]

男人爱美女的潜台词其实是:“这个女人能给我生更多更好的孩子。”


2 m' [5 ^/ ]  L8 T* C1 `1 O1 d. \9 k

2 ^2 k: h. J4 v( L* R; [/ Z7 y

尽管男人如此强烈地求量不求质,但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利用一些线索去判断女性的基因是否优秀的。


! g# I/ W+ S: e4 M, l

例如由于真菌感染、寄生虫等导致的皮肤病会在皮肤上留下印记,这样较浅的肤色就利于男方在求偶时看清楚女方的皮肤健康状况,乃至推测其整体健康状况。因此浅色光洁的皮肤很可能是基因良好而不容易受病菌和寄生虫侵袭的重要线索。所以皮肤白成为美女的标准之一,背后的心理机制很可能与此有关。


6 u& |% y- ~/ H) e% U

同理,与贝克汉姆那张对称脸相似的是,一般来说,对称脸的女性也通常会被认为是比较美丽的。这当然也是女性基因优秀的线索之一。比如曾经的台湾国民美女林青霞,左右脸也是比较对称的。

2 l: [" g4 n! j6 B' t

193312.87513086.jpg


. o5 r+ I! {. N+ G) H) d2 W  G! k& Y) y  n0 _' x0 F

2 c9 U! \' T3 R/ y! t4 ~

在男性的择偶标准中,很大程度上“富”这个字是不成立的,男选女时选择女性的财富背景完全是一个经济选择,而非出自男性的择偶冲动。所以“富”字这里被“少”字代替。


  ]$ S' D" k* W! c( d

“少”就是青春少女。

+ z* `- N" N* D: g2 [

前面说过,男性对美女的偏好,其实本质上是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偏好。而由于女性一生的生殖能力在青春期之后是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的(男性的生殖能力相对来说随年龄保持得较好),因此年轻几乎就是生殖能力的代名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人永远只爱20岁了。


4 R0 u$ M% g8 v) i: Y3 }( i- I( x; k

老流氓李敖就(声称)为了写一本叫《虚拟的十七岁》的书,找了一个17岁的小情人当书里角色的模特。他还很大方地带着那位情人参加综艺节目,还声称自己本质上是只喜欢幼齿的。这种心理在男人中远远不是孤例。

8 m7 d* v: E" M! k* M+ l( H

193447.30816669.jpg

" t$ I  z$ k: ~2 G: ~: G# E
* t. P  p) ], X+ F

甚至非人类都不能幸免。金刚为什么会迷上金发美女?这是因为金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随着年龄增长,颜色会逐渐加深,因此金发就意味着低年龄。当其他线索不明确时,金发就成为判断女性年龄的好线索。所以金刚爱金发美女的本质是爱青春少女。

, w2 c0 W) }# X8 ~

20051216162953.1747016.jpg

0 V5 C2 G& p* I& u

男性的恋幼与女性择偶倾向中对较年长的“资源提供者”的偏好结合在一起,在影视作品中贡献出无数的“老男少女配”。


; N/ y: I$ Y* a

我们可以看到在几乎所有古装片里,老爷通常都一脸褶子,但那个号称是原配夫人的角色却起码看上去比他小上十五岁。这显然不够合理,却很好地迎合了观众的心理。

1 C! M5 L' Y' A$ f

在大多数时候,不论是男女观众,看“老男少女配”时心里不会有什么不和谐的感觉。而如果是“少男老女配”,那就基本都是畸恋题材了。《神雕侠侣》里,本来杨过和小龙女是典型的“老男少女配”,可到了最后杨过小龙女重逢时,金庸写到:“婚后别离一十六年,杨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忡忡,两鬓星星;小龙女却幽居深谷,虽终不免相思之苦,……渐渐的少思少念,少欲少事,独居谷底,却也不觉寂寞难遣,因之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难得一见的“少男老女配”就这样生生给逆转了。

% J8 B+ N4 f$ J4 K& `- V. b

200719174241.8074558.jpg


) T7 S1 E$ E" p, F) {# A
% o" u5 y: V* H) E$ g

* W! v. _" w0 W2 Q

除了上面提到的相貌美,身材美也很被男性看重。有不少理论说,对人的审美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那样是种文化取向,比如唐朝以肥为美,当代以瘦为美,标准的变化是因为文化在变。但很多跨文化研究却表明在某些最基本的层面上,人对异性的审美表现出惊人的跨文化一致性。

  s1 y2 e% H2 H  O3 F# E2 {9 i. y

比如有一项研究找了全世界各种文化、各种文明中的男性观看一系列女性身体的剪影,这一系列身体剪影只在腰围/臀围比例上发生变化。这些男性需要挑出他们认为身材最好的一张剪影。结果,几乎所有文化中的男性都认为腰臀比是0.7的女性身材最好。

" N; R' V7 F  [, b

而更加神奇的是,其他研究表明腰臀比是0.7的女性恰好拥有最强的生育能力。显然,这又是一项男性进化出来的、用来推测女性繁殖能力的线索。

  w  ]5 z5 b; S( S/ J4 W7 p

《乱世佳人》里有这样一幕:在某次阿希里来访前,斯嘉丽让女佣帮自己束腰,女佣说生过孩子的女人不可能把腰收得那么细了,但斯嘉丽为了给心上人留下好印象倔强地坚持要束腰。看来斯嘉丽心里很清楚细腰与性魅力之间的联系。


# ~/ y3 h0 I" G6 @6 @! g4 _. U, l+ m9 H

195523.52644263.jpg


" c5 ~$ D, A5 m* R0 |/ m& r$ B

在女性服饰中,大部分腰带的功能其实都是在视觉上突出腰臀比,以提升女性的性魅力。

4 G$ W% z% n) [3 |0 D/ F

我一直怀疑唐朝的以肥为美其实是以丰满为美,腰臀比估计还是要看的。我不相信杨贵妃是水桶腰,杨贵妃的身材估计更像是这样的吧:

3 |3 O( F! m( a) r. K

. m! D5 h9 w' [! N

   20091120105353.66653456.jpg


4 p' C4 x% C6 X1 w8 m1 V
$ c$ u: S$ |* N" V2 F


) ^0 M4 E: }' N/ B

光有“白少美”还不够,毕竟现实中绝大多数男性没法任意跟数量巨大的女性发生关系(虽然他们都想),于是在配偶数量有限的前提下,他们的关切就变了。他们的焦虑变成:“这有限的几个孩子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7 @" ]6 r# K+ ]8 i

冤大头

! P2 h, g; e3 w" O

人类女性排卵完全隐蔽,迫使男性在所有时间(不光光是发情期)必须跟随在女性身边。这本来是女性进化出来对抗倒霉蛋命运的对策,但对男性来说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个重大焦虑:由于无法确定女性的排卵期,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她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4 i" R! D% i$ ^- A( f

这就是男性的“非亲生子焦虑”。女性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男性却永远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x6 a+ E* D$ q' q5 U) m$ @

于是相应的,男性又演化出了一系列策略来帮助自己确认娃是自己亲生的,以免戴完绿帽又继续当冤大头。

0 {# j- \4 Z' d6 r: o

这些策略一方面是直接针对配偶的。在有机会选择短期性伴侣时,男人完全倾向于“白少美”,而当选择长期配偶时,表现出忠贞品质的女性就会更占优势。不过这还不够,男性发明了很多文化和制度上的策略来制约女性以减轻自己的“非亲生子焦虑”,例如贞节牌坊、例如裹小脚。


) |6 ^) k. T! b+ y, R2 c3 n# e

195835.39314476.jpg


5 ?6 Y! X& Z: e; H8 O) p

另一部分策略则是针对孩子的。男性演化出对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子女的偏爱。孩子与自己长得越像,就越喜爱,因此也更愿意为其提供资源,这显然也是因为越跟自己像的孩子非亲生的可能性越低。


9 X( ?* C5 y3 M4 t

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刚出生的婴儿通常更像父亲(以后长成啥样就不一定了),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在远古时期,很多刚出生时不像父亲的孩子都被父亲直接遗弃或者杀死了!而我们都是那些刚出生时长得更像父亲因而免遭毒手的孩子的后代。

% v9 V. n2 h+ q9 Q  [
' A, F3 J0 I' l3 E
' i  Z8 v" a' C( g! x9 v* j! e

女选“高富帅忠”,男选“白少美贞”。还是那句话,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无关道德,只关乎存续。

' u# B8 n$ c7 V' k: X; K" K
4 C2 G0 A& Z! g

进化而来的美

) B6 L6 j2 M) `8 g" N0 |

男女择偶,是相互审美之后的相互选择。而这样的“审美”是进化而来的。如今是一个科学空前昌明的时代,过去这几个世纪里自然科学侵入了自然、人文、哲学的各个领域,但“美”似乎一直还是自然科学的禁地。

) l4 |+ Y; l/ V

但这样的日子可能不会维持很久了。


  P: F: y0 c0 t% E6 |! A% q1 X

如果男女之间的审美是进化而来的产物,那我们其他的审美为什么就不是呢?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感官愉悦能力,可以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被激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不同性质的光线、色彩、质地、形状、味道的偏好和厌恶,成为审美体验和艺术体验的基础与内容。”


" o+ {) c+ R* ?7 o4 F' q

比如巴斯在《进化心理学》里提到:“一种被自然选择设计来寻找成熟果实的色觉机制,可以被那些具有类似色调模式的油画所激活,并且产生愉悦的体验。”

' u/ Q( q2 P! C0 I. _6 U6 J: I

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很可能就是因为它正好迎合了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某些偏好。


, T- u  m6 ~7 h

例如人有风景偏好。工作环境中如果有绿色植物就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创造力。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绿色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往往意味着安全的环境,因此它能给我们带来安定感,而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往往更有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江山如此多娇”了。

4 F% p' D! Z; r& G: X

如果在设计中利用了这样的风景偏好,那就容易创造出更让人们喜爱的作品。


4 P* j5 O$ _3 k( z' y

有人会说,科学再厉害,总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神秘吧?(实际上已经可以解释了。)


: \( l, ^/ b  {" N

有人说,科学再厉害,总也没法让人工智能画出梵高的画吧?我认为,如果有一天,人类审美的心理机制被完全破解,那么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些数据创造出与人类艺术家比肩的艺术作品。在《我,机器人》【12】里,威尔史密斯曾质问机器人Sunny:“机器人能写交响曲吗?机器人能挥洒出美丽的画作吗?”但后来,Sunny真的用他的机器手画出了梦中的景象,表现出来的绘画功力,至少远远在我这个人类之上。这会不会就是艺术和审美的未来?


/ C; \2 P  d& I/ ~& N

【12】威尔·史密斯大电影合集 720P 高清 http://bbs.swjtu.com/forum.php?m ... d=33114&fromuid=864, u" ^5 J( Z4 Z9 {5 w& g

6 U8 ?1 c; u0 @% H

- _" E3 ~6 n6 C) X( A

200916.38981845.jpg

% u7 [, n# c8 S" d

江山如此多娇,美人如此多娇,那是因为江山助生存,美人助繁育。江山美人只是幻象而已,幻象的背后是永恒的生存与繁育。


! u; K' p- M. J. y+ }: h$ w, L

唯有生生不息,才可繁荣昌盛。


- }8 i7 e. K1 j

164227.18066972.jpg

2 m: @# H1 P: }8 `, r

, T7 J" e. v2 F8 {" M. I
, a0 J! r" k5 s5 j  l/ C/ k; Q& x) O*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2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半提问题。那么我们搞的计划生育不就是在人为的影响进化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23: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Sahara 发表于 2013-6-13 23:38
# H9 ^% O- J' Q/ i6 v看到一半提问题。那么我们搞的计划生育不就是在人为的影响进化咯?
) t6 V" V1 R( [' J
基本上对进化没有影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2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看完全文,我瞧上了这句话:“心理机制无关道德,只关乎存续”。一直都觉得很多道德的准则都挺扯淡的,这倒是提供了一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的道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Shaman 发表于 2013-6-13 23:44
5 Z! L( F5 f7 P, ~0 _基本上对进化没有影响吧
  j# @+ d  }5 ~: b# k
文章的观点不是说进化就是看哪种特征的物种能生得多,就能延续下来咩。那计划生育,让人少生,通过生育来筛选优质性征,这种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三。哎么么,算了,这个问题有点拎不清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感觉更多从人的动物性在讲两性关系,其实对GGMM们认识对方物种是很有帮助的啦,讲了很多大家,特别是MM们不愿意相信的“事实”。但是,现在毕竟不是原始社会,人的社会性在两性交往里也很重要哇。反正老娘看完此文,想的是又要面膜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哥,求文章出处。thank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7: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一支估计早晚要灭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8: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 后面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4-29 08:33 , Processed in 0.0670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