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5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 P* L- I; L- r7 n' H( ~3 j7 s" I% Y
9 z6 T: v. x+ \' r) m
11月27日,衡山南岳镇,想到自己今后的生活,聂水华神色黯然。 图/实习生张瀚峰+ W+ ^& i$ r2 V( E
* H4 U! G$ ^. n# b! C# L 红网长沙11月28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覃剑 吴和健)24岁的聂水华被查出患上尿毒症。为了求生,她用虚假的住院资料和发票,套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42万余元。她的养父、养兄等16名亲友、邻居,也因协助其骗保获刑。( W I- ?6 {% {
聂水华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延续生命,却选择了铤而走险的方式。她的亲友、邻居,在借出身份证、医保卡去新农合办办理兑付手续时,以为是“取巧”多拿到些救命钱,却不知道已经触及法律的底线。 P6 ~& q+ o, S+ }
出生两天被遗弃,准备结婚时被查出尿毒症,为了治病骗保42万余元,24岁的聂水华在不长的生命历程里经历了数次波折。骗保的行为,还将她的养父、养兄等人一起拖上了犯罪的道路。
! K1 P2 @% ` J0 {8 W 2013年9月12日,作为第一被告,衡山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聂水华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0万元;哥哥聂志军因在假释期间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00元。父亲聂炳光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4000元。对涉案亲友、邻居也分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至5000元罚金不等的刑罚。
+ [ o' R2 N( ~5 l 因需要定时进行血液透析,聂水华目前被批准保外就医。, a, W" D# v- u+ Y& w
因尿毒症住院,购买假发票报销& q5 W- L, F+ H/ f. l5 k% w
11月27日中午,记者在衡山南岳镇莲花路旁,见到了坐在条凳上的聂水华。她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脸色发黑,独自坐在屋檐下,看着街上人来车往,眼珠一动不动。直到记者上前打招呼,聂水华才慢慢站起来,点头示意并带记者进屋。* d1 ^) x- p3 v! ~3 n
聂水华与母亲租住在三楼的一个房间。走到二楼时,记者听到她开始喘气,但她仍然坚持走在前面,进入房间后,倚在窗户前,慢慢平息起伏的身体。! f Z7 ~1 K: M% _
说起法院的判决,聂水华脸上并无表情,母亲唐秋莲则拉了拉她的衣角,把她拉到了自己身边。4 [+ U+ @9 g' `# G! S4 i
事情要从2012年7月14日说起。聂水华因多次头疼无力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这种病被称为“第二癌症”,只能通过换肾或者“透析”来维持生命。
1 O& e# b( | v1 R 家人将聂水华送到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面对昂贵的治疗费用,聂水华瞒着所有的人,购买了假的住院资料和发票,开始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
$ |& U2 B8 B" D4 L1 b8 c 为多拿救命钱,找亲友借证件
* p) k3 s6 ?; x; e: F& y 在湘雅三医院住院一段时间后,聂水华回到了老家衡山县东湖镇南溪村做保守治疗。每隔两天,聂水华就要由父亲聂炳光骑着摩托车翻越衡山,到大山另一边的南岳镇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做透析。
5 O; C' P. B' B. q" S$ r# r7 f9 K) B 此时,家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聂水华的哥哥聂志军开了一家酒楼,围着酒楼里的麻将桌,聂水华开始找亲友借证件办理假手续。亲友们知道能帮忙“拿救命钱”,都欣然答应。0 c9 H7 g0 r# a. M2 l0 V( C. G
2012年11月,聂水华的哥哥从熟人处听说到聂水华的发票有问题,当天晚上,聂水华家召开了家庭会议。
3 B* k* O; c) G2 F" x2 d 聂水华至今都记得当时那令人窒息的气氛,哥哥聂志军一通乱骂后,便不再发声,父亲也一言不发,两个男人围着她吞云吐雾到深夜。2012年11月18日早上,三人来到警局自首。4 }6 ]! `0 l( A3 |! O6 `
当天的天气很凉。聂水华说,她此前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在公安自首的时候,警察也很礼貌,气氛不太紧张,她以为交罚款就行。
- n" v3 Q8 A9 a E# \. u3 ~ 2013年9月12日的判决书,让聂水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第一被告,衡山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聂水华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0万元;哥哥聂志军因在假释期间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00元。父亲聂炳光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4000元。对涉案亲友、邻居也分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至5000元罚金不等的刑罚。( {* E) T5 F2 X f
对于判决结果,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事发后,聂水华记得哥哥家的门槛上长期都粘着泥巴,不少无辜受累的亲友上门,大家没有明说什么,但她知道是为何而来。亲友们都只知道帮水华取巧报钱,并不知道其背后的发票是哪来的,更不知道那是有问题的,结果是违法。
2 h* _2 m% y2 N2 G# `; E& I; @ 10万元真实住院发票目前还未报销6 E8 g! x' W" Z. [3 m/ _2 {" E3 ~: q
记者问聂水华为何会有当初的想法,聂水华没有说话。旁边的母亲唐秋莲摸着女儿聂水华枯瘦发黑的手,哭了。她说:“就是想活呗。”
- b I3 r! S0 o 在唐秋莲看来,女儿一直都对自己是养女有所顾忌。唐秋莲说:“不是亲生的,还让我们这么大压力,她心里不好受,又想活,想换肾,别人一诱惑,就走上歪路了。”唐秋莲说,女儿表面上不说,心里肯定是难受的,她觉得拖累我们了,拖累了那些穷亲戚。
' t4 X5 b" v) L( _/ ` 11月27日下午,唐秋莲心里又开始盘算了:聂水华28日要到医院做透析。家中几乎已经亏空,外面还负债累累。聂水华真实的住院发票和住院治疗资料都留着放在家里,有近10万元。从骗保获刑后,聂水华这些真实发票就一直没能报销。* } b4 `2 h; _
“要是能报,命可能延长一些日子。”唐秋莲瞥了一眼旁边的女儿说道。她私下告诉记者,女儿的医药费都靠儿子来支付,现在儿子面临收监,经济来源中断,她只能看着女儿慢慢地离开了。6 z1 b. H- }' k$ w; b4 O
[养兄] 不怕再次面对铁窗,只怕妹妹注定的死局
4 a! h4 M& y0 b. m 11月27日下午,天色昏暗。
1 h2 S9 S+ N# `. s 聂志军独自坐在二楼的房间内,关着灯。有过十多年的铁窗生活,他不顺心的时候就会选择这样独处。0 G1 ?1 d3 d; q8 U
2011年7月,聂志军走出无锡监狱的大门。他没有料到,两年后他再度面临收监。0 g: A$ g1 v* W5 X; `9 @$ E B( G
妹妹聂水华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为求生铤而走险,先后用自己及亲友的身份证购买24份虚假住院资料及发票,骗取新农合补偿款42万余元,而多次为其办理兑付手续的聂志军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3 H* A: F# ]$ a0 w
曲折 出狱一年,养妹被查出尿毒症
" k, ]: U' @/ K 记者来到聂志军住处时,有些吃惊:一栋三层的酒楼,吃饭、住宿、休闲一应俱全,门口停着一辆别克小车,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窘困。
3 w# k. I+ U% J. o; j- V 然而,聂志军告诉记者:酒楼生意惨淡,房租是欠着的,房东已一催再催;别克小车早就被以4万元的价格抵押,还有三天就是还款期;酒店的投入也全是找朋友借的,总共有几十万元。3 U$ u! [% B$ P1 ~% y8 ~9 |( T
1995年,25岁的聂志军在南京因盗窃获刑,当时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直到2011年7月15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他予以假释,至今还没过假释考验期。出狱后的聂志军,东拼西凑张罗出这家酒楼,希望能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
! [1 p; g) X, w9 r L 生活却没有预想中如意。聂志军出狱一年后的2012年7月,妹妹聂水华被意外查出患有尿毒症。聂水华是父亲聂炳光从办公室捡来的,但大19岁的聂志军一直将其视为亲妹妹。5 b( \3 g/ U- Q6 W- `: B# l
从衡山县人民医院,到南华附三医院,再到湘雅三医院,瘦高的聂志军开始背着妹妹跑上跑下。聂志军说,妹妹趴在他背上会反复说:“哥哥,救我……”这让他很揪心,他认为自己是妹妹唯一的救命稻草,“我放弃了,她就没了。”4 L' \! X: j) G( H3 {
为了给妹妹治病,聂志军几乎抵押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朋友已经不肯借钱给他。对于这件事,妻子胡爱兰和他争过。胡爱兰问聂志军:“为了一个捡来的妹妹,值不值得?”聂志军的回应很坚决,“我就是跟你离婚,也不会抛弃她。”9 Y& j* z4 x2 X% }
涉险 以为是取巧,谁知道会犯法
5 g+ a! `" `# Y 聂志军不爱提起狱中的生活。十多年的别离,其间他只见过家人一面。和人聊天,他只愿从离开监狱时谈起,“从没有过的开心,感觉活了过来,很美好,再也不想回去。”
1 v3 W- z" ^) j) w" Q2 Y( R4 ^ 在狱中,聂志军有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但还是和社会脱节了,太多东西不懂。”他说,妹妹在湘雅三医院住院期间,曾多次托他到农合办办理兑付手续。然而,后来出院后,水华还给他发票让其办理,聂志军有些奇怪:“怎么没住院也可以报?”妹妹告诉他那是医院的“特殊照顾”。聂志军觉得,“有钱报销是好事”,而且这个家急需钱解燃眉之急。
6 P6 [3 ]9 z' |1 r “开个发票,多报一点,以为只是取巧,谁知道会犯法?”聂志军先后在农合办办理了9次兑付手续。直到2012年11月的一天,当地卫生局的熟人老陈告诉他,水华报销的发票有问题,“已经在查了”,聂志军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他带着一家到衡山县公安局自首。
0 h% Y& i+ F* l" J8 ~ 聂志军以为,这件事可以罚款了事,没想到法院还判了刑,他需要再次面对铁窗。
" N: |- _& {' C' o# h 担忧 如何解开妹妹的死局+ j* m8 H/ a8 ~: G
聂志军说自己不后悔。除了打小的兄妹情分,他心里还有一个坚守:当初进家门的时候她(聂水华)是好好的,不能不好了就不要了。
( o8 Y# t( b1 K/ b 比起收监,更让聂志军担忧的是水华的死局,他分析了两种情况:* e6 i4 {8 {; t8 d! }
一、他被收监。父母年事已高,不可能支付水华的治疗费用。别说换肾没有希望,就连每月数千元的透析费用都无法支付,水华只能等死。二、他没被收监。因为“骗保”的事情,要退还40多万,加重了家中的债务,他也给了周边人“再犯”的印象,很难筹到钱。而水华因为此事,2013年一年都没申请到补偿款,病仍旧难以继续医治。
. S2 T, Z: B' E. ~/ q6 ~1 Y “怎么走都是死。”说到这里,聂志军揉了下微红的双眼,猛吸了一口烟。他骂骂咧咧地说:“要是能救(她的)命,我再进去蹲三年,蹲五年。”
) |0 W' C8 ]( C: z1 X [养父] 一辈子没做错事就是没教好孩子6 L* \$ h% _9 @. r9 R3 ^
“村内同龄人里第一个入党;1972年,任村支部书记;1974年,转为公社农电员;1986年,升为公社农电站站长……”11月27日,为了证明自己多年的“清廉”,聂炳光一项项罗列着自己的履历。然而,这个昔日的公社农电站站长,晚年的档案上却多了意外的一笔:养女聂水华为求生骗取了42万余元补偿款,作为父亲的他因有协助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k% J' f. K$ n# A7 y; W& `5 V! |% v
注定的女儿
3 `) b6 k) X9 i. @# ? 聂炳光今年65岁,能清楚地背出自己的履历。
+ x# d- l4 H. k! v 初见聂炳光时,他夹着一个公文袋,走路时会挺起佝偻的身子。和记者聊天,他多次说到“(自己)一辈子没犯错”。可在这句话的背后,是这次“怎么也抹不掉”的获刑经历。
8 {/ M' t6 L+ v “都是注定的。”聂炳光说,收养聂水华是个偶然。1989年的一个冬天,聂炳光在农电站上班时,发现办公室内多了个女婴。他还记得孩子的襁褓是红色的,上面有印花。兜里的纸片显示,孩子出生仅两天。" ]. W( {- Q# f0 M4 D k7 }* d
那时,聂炳光已经育有两女一儿,大的近20岁了。按照当时的政策,聂炳光不可能再收养孩子。第二天一大早,他铁了心出门准备把孩子送人,碰上时任公社书记的雷海东。
H+ l" b( Y9 u7 p" N V M, \9 L 见孩子瘦弱,雷许诺帮孩子解决户口问题,让聂炳光先照看着孩子。聂炳光揭开襁褓,看到婴儿对他笑。那时,聂父去世不久,聂母见到孩子后也多了几分生气。女婴就这样被收养了,取名叫“水华”,意为莲花。
3 ~. N2 T2 V* c+ p 回忆起昔年,聂炳光一脸笑容,他一直觉得水华是个福星,是注定的女儿,对其额外呵护。按照妻子唐秋莲的话,“比亲女儿还亲”。3 a! N2 K; k, D2 m- M
带着儿女去自首
1 x( Z& O' }, {. ? j 聂水华就医后,聂炳光夫妇一直贴身照顾。
1 B7 ~4 v) X) s2 M/ N 当时长期在南华附三医院治疗,聂家住在东湖镇,两地相距30多公里的山路。聂炳光每天骑摩托车接送聂水华。他的脸颊上有一个长约5厘米的疤,是接水华的路上摔的。6 e. y4 t+ O, \
后来,全家带着聂水华到湘雅三医院治疗。聂炳光要给水华捐肾,后因配比不成功终止。聂水华继续做透析,每个月需支付几千元的透析费。( L* v7 j6 A/ y4 B% Z
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聂炳光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无法支付起巨额的医疗费用。而这时,聂水华的“新农合报销发票”给了他们希望。聂炳光多次帮女儿办理兑付手续,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是“协助骗保”的性质。. x; d5 u& {, J7 ?+ _8 o
2012年11月,聂炳光听到儿子聂志军在与水华争吵,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当天晚上,一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次日,聂炳光拉着儿女去自首。
~ \" N. m/ M$ H8 d: ^ 陪孩子走到最后
8 `: K- d. Z4 V- K7 @! |' ] “犯法要不得,纸包不住火。”聂炳光对于犯法的事情特别敏感。十多年前,儿子聂志军入狱后,他只看过儿子一次。聂炳光记得,隔着钢化玻璃,他和儿子离得很近,儿子很消瘦,但狱警怎么都不让他们握手。
; h- t4 P' Q4 |" v3 a 聂炳光说:“都是我的责任,我一辈子没做错事,就是没教好孩子。”他多次向记者表示自责,但说不出自己错在哪里。他反问记者:“如果不是我的错,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好的?”7 e* G4 G/ o1 X6 z6 A
问及是否后悔当初收养水华,聂炳光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认为收养的事情都是命中注定。
3 t: e6 O1 W) }# k; N7 Y A9 k 司法部门正在商讨儿子聂志军的收监问题,聂炳光没有想求情,他说:“犯法就是犯法,求情没用,我认。”
\( g1 G7 Y: v# l 记者离开时,聂炳光扶着聂水华慢慢走上楼。走时,他告诉记者,即使没钱医治,他也会陪伴孩子走到最后,“把她好好地送出门”。1 T& G0 b$ q6 m0 W, J
[账单] 套取42万补偿金15%的税费返还给“票贩子”3 Q- [# T7 k. R9 j; z- v
聂水华说记不清自己到底套取了多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 E0 J/ i, j+ l! N1 \0 E( b( O$ ?, I
按照哥哥聂志军所说,其中大部分套取的钱都给了长沙的“票贩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 _5 I/ Y5 @" @7 g 聂水华前后拿去报销的票面金额为1158230元,但要以15%的税费返还给“票贩子”,共计约173734元。
" T7 r$ y7 k& Z& ^ S: O" S 而1158230元的票真正套取补偿金约为421668元,聂水华真正拿到手里的钱只有20多万。
/ g! ^3 O) W8 K; y F “现在要偿还42万多,但就是治病没花,也只有20多万,还要交罚金,不得不欠账。”聂志军说,事后他多次与聂水华到长沙寻找当日的“票贩子”,但均无果而终。
$ ]) W: s! n j U, Q' @$ K1 V& }, h; N" a5 [8 ?% K. D
是不是该先把人救了再罚?+ B( s% [& C/ k)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