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76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179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也许你早就注意到那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了:明明是同样的话,你说出来就不像那回事儿。( `* e4 y7 J, p! K
/ f. ~" m# x$ J M
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所归属的。“赶紧睡觉!”通常只有父母对不太听话的小孩子说。“好好干!”一般是长辈或领导说给新人听的。如果你不是同性恋,那么听到同性对你说肉麻的话,在你确定他们确实是开玩笑之前,你一定会多少有点不舒服,甚至毛骨悚然[1] ……$ z. q8 o3 r, i" X$ ~
- H' j- ]% ^1 ~( f7 k) `. z/ j
在更为细微的地方这种归属造成的扭曲敢更为严重。比如,你如果不是班里学习最好的那个,那么你大讲特讲学习方法,很多人会不屑于听你说话。再比如,如果你不是公认最冷静最善于思考的那个,那么你把想法说出来很可能就算是对的也会被低估。
7 x4 V+ [2 J9 d5 V: `" }, J" ~
3 R( m: k) _6 T* J0 w# I v一般来说,你可能获得的建议是这样的: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你要根据你的情况选择你能说的话、该说的话,你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 H! d% N% k9 c2 |1 c; l' e! g0 |- S6 p+ H7 ?. M# z
然而,更为有效的建议尽管看起来与上面的建议差不多,却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那话的人。这个建议更有效,因为它相比前者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靠努力去争取才能获得。3 ^6 r- [! @ h" n1 j
* u! I, `# X) \1 S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教我,一定要想办法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当时并不懂这其中的道理,都过了三十多岁才知道一直按他所说去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并且,这些人还会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于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0 b" J6 R8 ~% C3 F; ]7 B% |9 M ?, s0 D; ~3 y9 X3 H! ~
有时,你明明知道你说的就是对的,可是还是没有人听的进去。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感到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他们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 E1 W2 Q! x# I- K' r; d3 T
& s1 `0 U0 Y9 j没有人会像你自己一样了解你自己,也没有人像你自己一样关注你自己。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果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往往来得要比自己想象的晚许久许久。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道理,于是总是处于“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不可能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重视,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 c N, v" {' i/ O" b {& t2 \0 P8 ?8 U4 B' `, J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貌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个极为有效地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你知道你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了;你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你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那就说明你积累得还不够。那就接着攒罢。我一直觉得“攒人品”的说法不仅仅是有趣的,事实上还是相当精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