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591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93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3-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3 D9 F$ _0 @& {2 ~, |- L蠓虫属昆虫纲、双翅目、蠓科。俗称“小咬”、“墨蚊”或“蠓柏子”,口器为刺吸式,种类繁多,全世界有400多种,我国吸血的蠓约有200余种,其中以库蠓、蠛蠓、细蠓与人的关系较大。蠓的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成虫体小约1~4mm呈黑色或褐色,常孽生水塘、沼泽、树洞、石穴的积水及荫蔽的潮湿土壤,寿命约1月,以幼虫或卵越冬。
7 p4 f1 _" M7 k0 d! @/ `. y3 F8 O$ q7 ^# o: x5 Z
症状体征
8 I7 J4 Z; c9 E# e, I7 f$ Z9 i% ^+ R6 K' o/ I2 q
由于蠓飞行不高,常叮咬小腿、足背或前臂、两耳、面部等露出部位,皮疹疏散分布,自觉奇痒难忍,被叮咬部位的皮肤可出现两种类型的损害,一种是速发型风团,中央有叮咬的痕迹,半小时内达高峰,24h内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另一型为迟发型风团,于叮咬后12~24h内发生水肿性红斑,以后变成风团,中央有绿豆大的瘀点或丘疹,有的可变成水疱,严重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或全身性风团及大片瘀斑,常因搔抓、热水烫洗或下田劳动,杂草污泥的刺激而糜烂、渗出或继发感染,日久形成湿疹样皮炎,个别患者可形成结节性痒疹样的损害。在反复发生2~3年后可产生免疫力,虽再遭蠓叮咬也不发病。因此蠓叮咬后发生的皮炎多见于对它无免疫力的人群,生长在蠓区的居民或农村山区的人,多数被蠓叮咬后不出现任何反应。
y, M* E2 q: c' T( o9 u7 N7 d( W0 `7 c
疾病病因, {; S: r) ^ h J
" [" R9 k5 E0 Y5 g+ Y$ |5 H
蠓虫在夏秋两季最为常见,无论是白昼或黄昏常密集成群飞舞于树林、田野、草地、洼地及住宅附近,一般距地面一米以下飞行,活动范围不大,每年4~5月及9~10月是蠓繁殖季节。雄蠓不吸血,仅雌蠓吸人和禽、畜血,有的蠓嗜吸人血。
+ D& O* t! ]# n- ^+ J* o7 x5 U# D1 c7 ?/ r" G2 A* W$ L
病理生理
! ]$ l$ G5 ~( Q1 ]% l8 R
4 Z! g1 w8 Z2 S6 ?7 W" W以喙器刺入皮肤吸血,叮咬时很贪食,惊动它时也不离去,直到吸饱时才飞去。蠓不仅吸血损伤皮肤,而且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现已知它是18种人畜寄生虫的媒介,还携带22种与人畜有关的病毒。
5 i3 K8 Q Z& ^$ q1 o/ V8 l! ?2 n4 u, @6 G, i
治疗方案8 b4 W; j" v- _+ b1 r" z
. i* f' w( Q4 r% R发生皮炎后外搽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如有继发感染应及早给予抗生素或用野菊花、蒲公英煎液外洗。已形成结节可向皮损内注射泼尼松龙或曲安西龙,每周1次,一般2~3次可愈。反应严重者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8 z* S1 X# h+ ?3 {
$ l! g4 E' K) f' n% `; ?8 i3 z
预后及预防
+ I5 t; F& e) ], H/ K/ r1 j5 j1 B) p
对蠓孳生地及栖居场所喷洒杀虫剂。下田劳动时穿长袖衣裤及鞋袜,戴口罩,颈部围上毛巾以防蠓叮咬。下田劳动前在皮肤上涂上防蠓药水。& `- w; t7 w5 w c2 P2 o
3 q# x2 ~4 C6 \8 D4 |4 S: w: {特别提示
, L. d! c9 t% m; X" M
0 Z+ l8 K- O- [! J1、在进入树林、草坪等潮湿、阴暗的地方时最好穿长裤、长袖的衣服,将蠓拒之门外。3 u9 H! B- Y% E! M( X/ `
9 r5 K p( t8 U- ?3 G2 `
2、保持住所周围干爽,有充足的阳光,因为阳光照射可使其死亡。% d2 g3 A: F' i T$ O. n
* J6 y: P2 D: A: s3 F' U2 U7 t- ?* h* [3、经常修剪花草树木,清理枯叶,使蠓没有繁殖之地。
' U9 z0 e* T# r; _3 j. ~4 J4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