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1157|回复: 8

[分享] 自然辩证法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6 23: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
8 f  a, _- A$ z+ I4 ~$ p( q& c, r
- ]2 A. x5 m! Y; A0 A3 k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3).原子论思想。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4)亚里士多德学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1 s( ]" x  n& Z! i! f& T
2 B6 d  Z" E( `3 r8 a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q  c  R5 G- P

$ M9 _: Y5 }, P2、 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5 _9 L! ^: t# b9 |1 u3 q2 f* M
  u" T! |8 Y+ F* A3 g6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j! i+ F, z0 J5 }, @. A
0 q1 i) G1 ]: q( ^; [$ @0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Q) I' X" D; q* F2 L! c

: S5 m6 L; ]2 q4 x5 j+ V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 y2 J3 @, ~9 m1 F% Z* P, {
) j- M7 c( X8 r5 {2 v4 c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 h8 D9 b' ], C  f

; u8 h# \! S# U  [+ C" I3、试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科学与古希腊科学的异同。
0 m2 m2 x3 R* P, Q$ Z* x9 y; I+ f0 t3 u- @! e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中国封建时代形成了实用科学技术体系;2. 大一统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 科学研究成果大多处在经验形态,理论知识相对不足;4. 科学研究受大一统的社会环境制约。* N  I! M! E) Y& `$ n! ^

/ Y- Z" W: ]( n7 p古希腊科学的特点: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h* z* M& y/ \( Y4 g3 j3 t3 g

0 [8 Z5 ~- Y0 B5 O, @4、如何理解“李约瑟悖论”的涵义,并思考探讨这一命题的重大现实意义。4 J% o# N) Y. n  _9 q, j# }- u

* {, t$ q5 l0 C, }李约瑟悖论涵义:“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突然落后了?”
/ b3 p! `1 g) M9 p# r+ l4 y( X" A5 A
现实意义1)从社会经济发展上找原因,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从观念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对科学的排斥是近代科学末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深层次原因。3)从政治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明清封建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兴起。4)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人重思辨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分离导致近代科学在中国不发达。; Z% p2 e/ ~. P5 v  a' c1 W1 `

9 S2 \( F6 M1 s( Y; p  N5、试比较第一、第二、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特征。/ a0 y% C) w& U" x: P% ?  U

' Z/ a* ^3 ~* x第一次科学革命特点:1、近代科学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上历史舞台,争取了崇高的社会地位2近代科学作为一种实验科学,在实验与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变革。3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率先在欧洲国家确立起来,开展了科学社会化的发展道路。5 X4 W  g0 J1 u2 P3 G5 \: [+ {9 k
8 h$ k- T% f- Q! _2 {( ?4 j
第二次科学革命特点:1、这次科学革命是自然科学的全面变革。2、这次科学革命同第一次技术革命相互交织而同步进行。3、这次科学革命席卷欧洲大陆,扩大了科学的社会影响。5 x4 Q1 s; a/ |

% t' h3 h' V' c' }/ H3 H  I+ h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特点:1、这次科学革命主要是一场划时代的物理学革命,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建立起崭新的科学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2、这次科学革命使得人类认识伸向微观和宇观两极,是科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揭示出对物质和宇宙的认识是不可穷尽的。3、这次科学革命对技术发展和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4、这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迭次发生与紧密结合,导致国家规模的大科学工程产生。( N+ y0 }/ J. ?1 X

/ K* L3 v- d$ O" z; d! F0 ~6 o6、试比较第一、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征。: K3 G: B- X6 K& m6 i: e5 [0 f3 w
' `% |* g7 ~* Q7 S/ j8 E
第一次技术革命:1、这次技术革命形成了以纺织技术为先导,以蒸汽动力为主导的技术体系。2、这次技术革命史以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牛顿力学为基础的。3、这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
7 @* {  n/ Q9 `# E8 {1 Q
* o5 j$ v" x8 H* L1 u第二次技术革命:1、由经验,规则性技术向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性技术转变。2、形成以电工产业为主导的各种技术全面变革的新技术体系。3、产生了“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风格的集成式转化型人才。3 J6 N6 C2 g( m5 z- A, [

2 U7 c: C, T* z& E第三次技术革命:1、这次技术革命进一步形成了基于理论先导的科学性革命。2、这次技术革命形成了以传输技术为先导、以控制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技术体系,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3、这次技术革命与科学社会化、科学技术一体化,产业化。
. f! _; V1 T  [7 M2 ^
* Y# h" \, T. W  B! O* t7、论述机械论自然观与辩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形成的科学基础。) m9 m% q# ?5 Y" ^1 G

6 h* H7 E4 k; ^- B. n7 U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2 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4 e; Q8 o' v( y1 X: {$ J* Y1 S6 U5 T0 q8 Q4 H2 Z
辨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和运动不仅有量的差别和变化,还有机械论者不愿意承认的质的差别和变化,是多样性的统一。6 k3 F: W! F, L4 H

9 x: `* I! z  p) @! ~9 H科学基础:机械论自然观:1)经典力学的发展
9 i2 A  }9 p4 V; g* Y
; H1 \5 ^) w6 J' O7 C6 {                 辨证的自然观:1)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2)细胞学说3)达尔文进化论。
) ]+ p5 i: b4 \" a" v9 e9 F+ F# N- M% t! v" I
8、结合科学史案例,比较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研究方法。: X8 \) ]) B$ e  i& ]' x

1 X# B- a! n- |5 C+ |+ H/ j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具体特殊的事物、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叫归纳推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演绎法时一定会运用创造性的归纳法。(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经验知识尚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对客观对象的思辨猜测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从少数原则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来说明问题。这里的思辨猜测,少数原则的获得都需要运用创造归纳法。另外如氩气的发现,伽利略的单摆实验。)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结论和个别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近代科学家笛卡儿、伽利略、牛顿等人,在科学研究中创造了数学——演绎方法。(这种方法将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命题等形式化,符号化,再利用数学的推导规则进行各种演绎推理,以获得新知识。)2 P" S2 O0 T% h! ]5 U6 b* n
  g/ |/ m$ ^8 D+ Y- [( d. T, Y# }4 N2 h
1)归纳法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原理和普遍事物;而演绎则由一般(或普遍)到个别$ c* q) N3 w) w: @% T

& q$ Q- a; W" K4 \) u4 H2)归纳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而演绎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其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以及推理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P( R" `2 V( ]% f8 U
* X8 u5 Z& x# \( q3)归纳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而演绎结论则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5 L+ E6 _1 w* W+ G. C6 y7 ?
- d, g! @0 c5 L& |- E
(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归纳法不局限于前提,运用逻辑推理,以求普遍适用的理论;演绎法基于假设,运用科学方法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归纳法不局限与前提进行论证,演绎法必须在前提中运用已有理论提出假设,假设即为结果的范围。我认为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部分人使用归纳法,部分人使用演绎法,先通过归纳法推导理论,再使用演绎法利用这些已经推导的理论形成假设,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从而得到理论支持的证据,因此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的作用。)
# o3 P: d; |' ?% L0 Q. `* |. `  U
9 X3 E+ r2 ~) Y  W' O& B9、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论述现代技术创新的趋势与特征。
4 D- ^# |6 V, K. {5 ^" Z6 c% E# F  j  E4 C: G  g  n3 x, g
   1)把技术研发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是当代技术创新最显著的特点和趋势。2)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这是一种跨国家、跨地区的技术性转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和趋势。3)把其它领域的技术研究成果借鉴、移植到我们所从事的技术领域,也是当代技术创新的一大特点和趋势。4)综合就是创造,是当代技术创新的重要特点和趋势。5)把技术创新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基础上,是现代技术创新最新的特点和趋势。6)以市场为向导,围绕“卖得出去”进行技术创新。7)技术创新的模式趋于向系统网络模式的方向发展。8)技术创新的周期明显缩短。9)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且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10)现代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撑。11)技术创新与自然生态相调适的问题应该进入过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
/ u3 E6 e6 A; y& |9 u9 W+ B, ]9 |! B0 K, E( X
10、论述科学研究选题的意义、原则与步骤。% J$ m& d" _5 Z

0 K& l% L5 d* z" W; T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重点。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研究的方向、目标、内容,而且它决定科研价值大小的前提。! s! Q2 l) e, W; M  A/ T- P) [
4 E, M( ]$ O0 X, l) i+ Y* L
原则:主动性原则,新颖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合伦理合道德性原则,合法性原则。' q* ^- u( I; D5 f7 |$ F/ N
2 D: k3 y) l( F5 u$ _4 r! c, U
步骤:1. 观察到一种特殊现象。2. 提出假设去解释这个现象。3. 利用假设作进一步的预测。 4. 设计实验检验以上预测。
+ H. H1 \  `4 a( N/ A2 `: v% N
0 ?- q& b$ w# n11、论述现代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表现形式、理论根源及防范对策。
. L; D2 r) ?) W( g) }# D
) v% ?5 C" o0 i  m  j" s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表现形式:1、生态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2、社会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比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剧“全球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人文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异化的问题,人的功能退化问题,人的尊严问题和人的心理问题。
4 `; h$ g  N( N& D
/ ?9 K4 o* J+ {9 U' R0 ?7 g科学技术负效应的理论根源:1、从矛盾论的视角看,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首先有善的一面,即科学技术具有促进人类解放、推动人类发展的性质和潜能,其次,科学技术又有恶的一面,即科学技术先天具有奴役、控制、异化这样一种原罪性质。2、从认识方面而言,虽然科技走到了高度发展的今天,但是人们由于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对自然与社会的联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多数情况下人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无知。不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深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所以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破坏性。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问题,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和社会及其未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关键取决于人,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制度。而人类对技术的各种潜在价值的认识以及自身本质需求的认识,都是一个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免要付出代价。
0 _7 Q" A+ a% z3 {6 N) J# n3 R. @0 o8 }0 m+ {
防范对策:1、观念层面上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2、法律应成为克服现代科技应用负效应的武器。3、公众舆论对克服科技应用负效应起到软控制作用。4、绿色技术的研究和使用5、改变科技选择标准与加强人文监控。6、科技政策在克服科技应用负效应方面起导向作用。7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7 J. G# N& f1 v* c/ m4 R! k  {
) \, r+ v! R/ O. Y7 i: \
12、从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的角度,论述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
( _1 x7 O. b' Z, F, ~% t" u3 {. z1 q9 w
科学技术运行的硬件资源包括设施资源,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作为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一,设施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实验装备和网络设施三个方面,而经费投入有国家投入,企业投入及风险投资等。而人力资源多是指人才。7 G  V/ p) d) S5 q! C1 L4 s

4 g7 s, I! @6 Y5 z1 A2 A( e% @; s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除了硬件资源的支撑外,还需要软件资源作为支撑,软件资源是支撑科学技术运行的重要资源,具有可塑性,对科学技术活动扩展其深度和广度具有重大意义。归纳起来包括信息资源,制度资源和奖励制度三个方面。
* }3 u) e9 g5 f# a! O2 B% R
) w* o$ H7 m0 N) j& R5 K- L# L13、从科技全球化及WTO的角度,论述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的调整与趋势。* q% K+ ?& I/ L
9 |6 _( D& k. h
考虑到加入WTO及科技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今后我们在科技政策的调整与具体实施方面应该做到:(1)要广泛深入组织学习WTO知识,这是提高我国科技政策对WTO准则适用性的前提。(2)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进一步优化国家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使我国科技,教育和生产领域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实现一体化。(3)开发科技人力资源,采取有力措施培养科技人才,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留住人才,提高科技界人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4)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创立形式多样的创新风险基金。(5)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6)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7)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畅通的科技信息传递机制。" P! u1 {' R0 l4 i0 o

- P3 \6 B1 I. B  Q: o14、以“自然观与科技工作者的生态伦理责任”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 ^* [" ~- X8 [2 h) j1 }1 b7 W2 s* _, Z
    科技伦理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总和。我们讲科技伦理,并不是指科技成果本身有什么伦理,而是指科学研究、技术探索过程中的伦理,更是指科学研究应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 [: \, Y' f' c# n
$ F* u/ |% X9 F& O: w6 G. z
   可持续发展要求科技工作者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科技工作者应当明确自然界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人类的活动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当代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既不应做自然的奴仆也不做征服者,而应与之和谐相处,做自然的朋友。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产资料、排放废物、损毁生态并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应与自然平等交换和不断为自然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就是说,人类的任何发展都不能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科技工作者应当加强自律,把尽义务的对象由社会扩大到自然,通过技术进步真正承担起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生态伦理责任。" D6 ?7 a. [' D( Y: p* r

8 @+ W' h) P0 Q9 g7 N4 F   科学家对自然和人类的责任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增加。具体讲,科学家的生态伦理责任表现为:$ D5 ^+ o/ Y  _

; N' y2 b- I" R6 `. L其一,对外界自然力的研究与开发。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开发、利用的程度,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重要特征,促使自然界有利于人的属性,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从而创造出人类文明。, T+ H  ]  Q: `

1 p  u# r& H: O( a7 [其二,对自身活动不利影响的反思与纠正。原子能开发、空间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有可能演变成巨大的危险因此,科学家们对某个项目在实际研究之前就要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初步预测,拒绝研究那些对生态环境有弊无利或弊大于利的项目。8 i* T2 Z" g  A9 f$ c, D9 e
. F0 S8 G7 C4 s% _4 a' y3 |: @
第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地区和全球范围全面爆发,严重程度与日俱增,影响到经济增长、人体健康、社会公平与政治稳定、文明延续等社会发展的所有宏观和微观层面。科学家应通过自身的努力,研究诸如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沙漠化的防治、垃圾处理及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恢复和完善生态环境系统,实现生态平衡。4 J) n5 L$ j8 i. C! @) }9 @, f

  a1 ~3 L, X  V) I5 t4 x15、论述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活动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
$ x) D/ C$ Y& @
6 U: |. u; w, Y4 P 1、促进我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0 n0 H* E0 K! W

9 d& c. ~; Y  {9 a7 r5 A 2、带来先进的R&D管理经验* n, _* M3 D" Z; p$ m1 c
# o- g& e5 f3 D  v- g! H
3、促进我国科技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
) U( m8 H& Y! Q5 ?
3 P! p, m$ f" p0 H2 B# C 4、弥补了我国R&D投入,刺激我国企业投入R&D活动
" D, l7 l* A4 w7 z/ r0 {6 W( @# X3 ]. Q8 w) u5 o8 }
5、促使我国科研体制改革与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 Q1 o3 C! p7 Z2 ~6 _+ ?: M
" q2 q1 n% J5 P2 H. a- V
16、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8 w( K" A9 u* ^0 {4 E* o
3 ]+ f+ Y1 P8 j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8 S1 n  o% D- o+ J# q' S

& C+ z; q. E* q9 w3 G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 o3 i$ V6 F0 B4 h, a4 c
# i3 B6 ~- D  j" b& X% b, f8 Q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1 c1 I2 i* o* ~2 \+ Q. _1 e) n
" V8 i# ^6 D4 `% f" v5 _% k
17、论述新中国科技体制演变的历史进程。" u% \# I2 }! _0 Y: `& q

& O3 \4 O) ~4 c* Y3 a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a8 q) H6 k, H+ @
    1956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 《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
/ O& i# D) Q2 W; Z+ k
* \8 O; m. u6 B不幸的是,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其间,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停滞不前。
* x& w7 z- u: N* T8 |( @# }9 X  A2 H
  U' j1 j9 Z3 D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作了极为重要的讲话。他提出,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次大会预示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将由乱到治、由衰到兴。
" @) G) _0 _; i! C0 q# U' _
. J" d- B: r  j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后,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大格局。                    1997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案,投资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998年6月,中国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表明中国从更高的层次上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3 k- d/ W& Z2 e6 J- m. R

0 S4 k6 t& P$ ~7 I2 P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央计划体制正在转变,一种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原则,政府科技机构、产业研究部门以及高等院校之间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新型科技体制逐步形成。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
9 m  q9 \: `8 e0 s; o8 ]; N# z# u) S7 F4 s) h. }/ a6 b: H
18、如何理解“自然界既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
* D7 j; f# e4 {* u5 _- v& ]
# a) u3 M3 c* g) q- y4 X" J简单性:牛顿说:“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原因夸耀自己。”6 P  T6 u2 B, x% e, m9 y! Y" D5 s
, \2 q9 r; L8 h7 B' H- _+ x
在自然定律中,如果我们不添加在数学上受简单的定律支配的陈述,那么自然受严格定律支配的断言就缺乏一切内容。开普勒三定律、牛顿力学体系、麦克斯韦方程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简单的数学形式概括了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容。
) Q  ]: a. W# Q" a! |+ G& \* i6 Y
( r! c7 D+ r( ^4 E9 }1 m自然的复杂性是由自然的简单性演化而来的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简单性现象,在对复杂性现象的认识过程中也要用到简单性原则。3 W/ Q3 a( Q/ F4 m6 E

0 Z: K: p# q6 z; O& o, x1 m9 ^) Q复杂性:自然界是由一个个复杂系统构成的,其中的因素相互关联,事情彼此交织在一起,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换句话说,自然界中的每个因素对其它因素的变化都是敏感的,会随时根据这些变化的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在观察和解决与自然有关的问题时,开始考虑到它包含在许多相关的问题之中,认识到地球上每个地区遭受破坏,整个地球都会有切肤之痛。举例来说,砍掉一片又一片亚马逊雨林,就有可能抑制雨林的自我恢复能力,就会不可逆转地毁掉这个地球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极大地改变全球气候。因此,我们与自然界打交道时,需要从全局性、动态性、特殊性、长期性等各个角度关注自然的反映,尊重地球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自然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哲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16 23: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16 23: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3: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研一的同学需要的* n  V6 c9 y. V/ ?5 Y; t
木也禾 发表于 2010-11-16 23:02

( n; Y4 i  k# h7 U- j
: y, T: I. L" s* k9 H
, s. P) r# y7 P6 F- X    你真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3: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love早就该出任水区斑竹了这下水区不再无人区了8 {# ]" p1 z& ~) D5 O
木也禾 发表于 2010-11-16 23:02

( r1 i. y* x" f. _; ?5 C# F& S" G
% |: [4 D1 I. }! R( P4 |  ]
    本来都是有人的
8 I' Z% B! j" L% ]# ^, B3 C1 o4 c你不是一直在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23: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搞起学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2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又来这么长的。。<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又来这么长的。。. s( L( d6 N) B% s" @" r9 ^
Sorry_Me 发表于 2010-11-16 23:22

  L1 S; v1 }( A) k  i
) G- j0 E; \) x1 d8 |/ ~! p1 u, X
/ l* y' D! S3 n1 u" i3 x    那下次粗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4-3 12:12 , Processed in 0.1009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